中交天航局滨海公司开辟劳务工职业发展绿色通道
30.07.2015 10:57
本文来源: 总工会
《天津工人报》(2015年07月28日 01版)□记者崔晓雪
本报讯“公司给机会让我们从劳务工转为正式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得益于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自身在岗位上的优异表现,中交天津航道局滨海公司天铭船二管轮张涛和公司另外2名劳务工前不久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他们成功通过了公司首次“劳务派遣制员工择优转为合同制员工”的考评,成为了公司正式职工。
此次转正的3名劳务工是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后的首批受益者。转为正式工后,他们不仅在晋级、晋升等方面的上升通道变得更加通畅,同时还可以将户口落户到天津。“尊重比待遇更重要。”张涛说,“没有劳务工择优转正制度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眼睛总是往外看,哪挣钱多就想往哪去。现在不同了,我们不再担心以后有没有活儿干,只要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干出业绩就会有前途。”
今年是滨海公司开展劳务工择优转正工作的第一年。4月初,公司人力资源部下发《劳务派遣制员工转为合同制员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将7个技术工种岗位纳入招录试点范围,符合条件的技术工种岗位劳务人员可以通过统一考试择优转为公司合同制员工。经过层层筛选后,首批10名劳务工参加了严格的招录考试。“招录考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船机部、安监部、工会等几个部门共同制定考试考核方案,在招录过程中,工会、纪检部门自始至终参与。”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核由各基层船舶、项目部按照劳务工岗位任职、学历、近5年内参加局及公司技能比武名次、突出贡献等评选条件进行初审选拔,而后公司对入选人员进行笔试、面试流程,笔试部分针对不同工种分别准备了2至3套试题,在考前由应试人员随机抽取,面试由公司相关权威专家进行考核打分,并汇总最终成绩排名。“整个过程严格保密。”该负责人强调。最终,排名前三名的劳务工顺利转为合同制员工。
近几年,公司大胆重用劳务工,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使劳务工在岗位晋升、薪酬福利、入会、技术培训、选优评先、权益维护等方面与正式职工享受相同待遇,不断增强其幸福感和归属感。而此次实施的择优转正制度,正是公司专门针对劳务工所制定的激励政策。“我没参加过高考,但我把这次考试当成我人生的‘高考’。”与张涛一起通过考试的天鸥船三副朱美龙回忆起考试当天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招录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对所有的劳务工来说更是一个激励。”“首次择优转正成效不错,在劳务工队伍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公司工会主席对此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这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积极协调局增加劳务工转为正式工比例的指标,努力加大劳务用工改革力度,拓宽招录渠道,让更多的劳务工看到希望。”
短评
有奔头儿才有劲头儿
崔晓雪
今年,中交天津航道局滨海公司开展了对劳务工“择优转正”的工作,采取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工种岗位劳务人员进行统一考评的形式,选取综合成绩前三名的劳务工转为公司合同制员工,人们不禁为这一举措点赞。
“择优转正”是一件既惠及劳务工、又利于公司的好事。这不仅为劳务工建立了职业上升通道,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他们觉得工作起来有盼头、有奔头,而且充分调动了劳务工争先、夺优、创新的积极性,在促进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又在公司全体劳务工中产生了激励作用。不仅如此,“择优转正”还可以留住劳务工中的优秀人员,使公司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得到提升,优化了职工队伍。此外,该举措还规范了公司用工行为,为实现同工同酬,减少劳动纠纷发生,建立和谐的劳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工作中尽职尽责、素质品德端正、岗位技能强、经得住考验的优秀劳务工,是企业发展中难得的财富。如果能像滨海公司一样,创新管理模式,树立劳务工的主人翁地位,转变优秀劳务工的身份,使他们有“家”的归属感,以此引导广大劳务工更加爱岗敬业、钻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劳务工队伍整体水平提升,那么企业将更容易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本文来源: 总工会
30.07.2015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