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审批效能提升 “点燃”投资热情
昨日,滨海新区工商局发布《2014年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滨海新区新增市场主体22081户,较2013年同比大幅增长47.62%。截止到去年末,新区实有市场主体98649户,较2013年同比增长9.55%,市场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指出,2014年新区市场主体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去年全面落实了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制,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创新经营范围核准方式,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逐步理顺了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关系,切实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得到提升,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
民营经济活力充沛
去年,新区新增内资企业11537户,注册资金153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55%和163.57%。截至去年末,新区内资企业实有54717户,同比增长15.85%,注册资金14212.24亿元,同比增长14.13%。《报告》指出,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成为去年新区内资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工商登记便利化等多项改革措施的叠加效应促使民营经济投资日趋活跃,新区吸引优质民营内资的区位优势愈发突出。
外资企业实现大幅增长
除内资企业外,去年新区外资企业同样实现了大幅增长。去年,新区新增外资企业320户,同比增长33.89%,注册资本7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92%。尤其是从 事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服务业的外资企业实现了密集增长。《报告》显示,去年新增外资融资租赁公司128户,占新增外资企业总数的40%,注册资金55.07亿美元,占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金总量的71.03%;新增外资商业保理公司35户,占新注册外资企业总数的10.94%,注册资金9.45亿美元,占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金总量的12.19%。
重点行业平稳发展
《报告》指出,新增的市场主体中,重点行业发展平稳。这说明各项支持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体现了滨海新区体制改革、总体布局优化等利好条件的积极影响。
根据《报告》,去年新区新增金融类企业245户,注册资金380.54亿元。汽车金融、电子支付、村镇银行、金融控股、应收账款债权管理公司不断涌现,新区金融业的行业布局更加优化完善;新增融资租赁企业326户,注册资本420.12亿元。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单机单船公司等融资新模式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制造类企业446户,注册资金217.79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机器人制造、石油化工的重点产业链条不断向纵深发展;新增文化创意类企业364户,注册资本19.32亿元。年末实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36户,注册资金75.28亿元。以爱奇艺、华谊兄弟、华策影业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的动漫业、影视业、文化传播业企业纷纷投资落户滨海新区,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