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金字塔”形科技创新培育发展体系
截至目前,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4322家,累计达30096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2家,累计拥有1939家。
2017年,滨海新区共认定10家优秀科技型企业为标志性科技领军企业。目前,新区已有255名人才入选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占全市三分之一。
2017年,新区累计建成众创空间58家,其中国家级21家、市级4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聚集5211名创客、2076个创业团队、2440个创业企业。
2017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发展,将吸引聚集和加强培育相结合、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相结合,构筑“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志性领军企业”的“金字塔”形培育发展体系。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科委获悉,截至目前,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4322家,累计达30096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2家,累计拥有1939家。
近年来,滨海新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型企业升级发展,构筑“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志性领军企业”的金字塔形培育发展体系。其中以科技型企业为后备军,构筑“金字塔”塔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构筑“金字塔”塔身;以标志性领军企业为排头兵,构筑“金字塔”塔尖。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2017年,滨海新区设立“标志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政策体系”战略研究项目,对相关问题和企业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向各功能区及街镇征集后备培育企业,并进行摸底和现场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规划,收集相关需求和建议;制定出台《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标志性科技领军企业认定支持办法》,开展标志性科技领军企业认定,经专家评审和联合审查,共认定10家优秀科技型企业为标志性科技领军企业,对每家给予100万元奖励支持。
“在此期间,滨海新区还注重发展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与功能区、街镇共同梳理条件接近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更新高企培育后备库,开展重点帮扶,帮助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滨海新区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来说,他们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联合市科委针对本年度新认定和再认定的企业组织高企政策培训会4场,培训人次超过500人;配合市科委做好2017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工作,上报率达96%;全年组织市级高企认定两批,认定市级高企465家,向市科委推荐国家高企认定申请企业572家;同时加强与功能区和街镇的沟通和督查,针对重点区域进行调研,推动科技企业发展。
去年全年,滨海新区科委先后组织推荐区内优秀人才申报第五批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新区44名企业家入选,推荐73名人才申报第六批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定期组织企业家参加天津市新型企业家大讲堂。目前,新区已有255名人才入选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占全市三分之一。
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7年,滨海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以“出政策、抓载体、造氛围”为工作抓手,促进创新链、创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四链融合”,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其中,新区研究制定《关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券的实施细则》,以“普惠性”为基础,以代金券形式支持企业和创业团队购买科技创新服务,降低全社会创新创业成本。同时,探索以创新券发放为基础,建设滨海新区创新创业生态服务平台。据介绍,该网络化服务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聚焦新区创新创业各类数据,意在挖掘优秀项目,开展金融对接服务,并最终在新区打造一个集科技企业、众创空间、服务平台、金融机构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抓好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上,新区推进重点众创空间项目建设。比如,滨海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获评“英特尔2017产业创新先锋”称号。同时提升众创空间质量,建立众创空间信息库,开展“众创空间服务月”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帮扶和指导;评选“十大滨海众创空间”并给予资金奖励,以评促建;以可持续运营为主题,组织众创空间互比互看活动,推动众创空间提高自我“造血”能力。此外做好市级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申报推荐和绩效考核。2017年,新区新建众创空间10家,已建成众创空间中有9家获评市级众创空间、2家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累计建成众创空间58家,其中国家级21家、市级41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新区众创空间已聚集5211名创客、2076个创业团队、2440个创业企业,累计帮助创业者融资35.62亿元;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017年,新区积极组织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天津赛区活动,组织团队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天津3支团队分获中美决赛一、二、三等奖;组织滨海新区“双创英雄榜”活动,评选出“十大滨海创客”和“十大滨海众创空间”;并举办英特尔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活动;围绕智能科技产业,与各功能区共同举办海洋信息系统高峰论坛、京津冀智能科技产业论坛、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等智能科技产业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