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葫芦主题公园纳客 烹饪160余道葫芦宴

09.10.2015  09:52

    卖葫芦、观葫芦、吃葫芦,“十一”期间,这样一场别有风味的葫芦大集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牛庄子村上演。不久前,由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和宝坻区联手打造的“葫芦主题文化公园”正式纳客,黄金周期间每天的游客就达上千人次。

  10户葫芦特色农家院、风味独特的“葫芦宴”、第三届全国葫芦大赛的获奖作品,“十一”假期中,葫芦主题公园让游客充分体验田园生活和非遗艺术结合的独特魅力。

  走进牛庄子村,随处可见葫芦图案和葫芦制品。“我们牛庄子村是远近闻名的葫芦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泽相说,作为宝坻区今年重点打造的20个旅游特色村之一,按照区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牛庄子村深挖村内文化、编制发展规划,前不久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合作,打造葫芦主题公园,“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种类葫芦的种植、采摘及葫芦工艺制作过程,还能品尝风味独特的‘葫芦宴’。”

  “目前,我们的葫芦公园占地20亩左右,种植有麻疙瘩葫芦、冬瓜葫芦、手捻葫芦等大大小小30余个品种。”村里的项目负责人王贵琼介绍说,目前,项目刚刚起步,预计明年将建成100余亩的葫芦采摘观光园,同时,修建温室大棚种植葫芦,还将打造数百平方米的葫芦博物馆和葫芦研发中心。

  “在这里我们既采风创作,又现场教授客人葫芦绘画。”王贵琼的师傅、葫芦庐葫芦制作技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赵伟介绍说,除了传统的烙画,“十一”期间葫芦庐还带来了在本月4日刚刚结束的“老手艺,新创意”第三届全国葫芦大赛获奖作品。

  “比赛最终评比66件各类精品以‘福禄’庆祝国庆66周年。”赵伟介绍,其中随形、彩绘、拼接多种形式的葫芦精品,展现出老艺人功力、新艺人创意。其中既有精巧绝伦的非遗技艺“范制葫芦”,也有独具创意的“动物葫芦”。“大象、长颈鹿、骏马,要不是到这里,怎么也想不到葫芦还能做成这样。”造型别致的葫芦赢得了游客们的赞叹。

  “我尝试用葫芦碎片创作这匹骏马,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今后葫芦创作题材的扩充,本身也是一种环保的行为艺术。”学习葫芦制作已有5年的黄涛,带着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也来到了葫芦主题公园展示。此外,葫芦乐器、“萌版十二金钗”、五谷贴画葫芦等创新创意作品的展示,也受到游客欢迎。

  除了把葫芦的观赏价值充分挖掘出来,牛庄子村还在吃上下起了功夫。“葫芦清热去火,有药用价值,而且,口感也不错。”王贵琼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包括炒、蒸、涮、做馅等160余道葫芦菜肴,“明年,实现了大棚种植,游客们就能在一年12个月中都吃到新鲜的葫芦菜肴了。”(记者 林单丹 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