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区患者胸科医院就诊 目前病情趋于稳定
天津北方网讯: 14日中午,一名来自爆炸事故现场的患者来到胸科医院急诊就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考虑为肺炎,因不除外爆炸冲击伤,收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护治疗,目前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12日晚,发生爆炸事故当时,患者正在距离爆炸现场1700米的家中休息,突然伴随着巨响一股冲击波从窗户进来,窗户玻璃破碎,万幸伤者离窗远,身上并没有直接受外伤。但受惊吓之后,不敢再在受损的房屋中居住,在私家车中辗转一夜,次日清晨一早赶赴单位,又开始紧张的工作。到13日中午时分,百般疲惫之下,他趴在单位机房的桌子上就睡着了,吹空调受凉后,开始觉得胸部不适,并出现发热,夜间体温升高到38.5℃,伴寒战,有憋气症状,咳嗽痰中带血,在附近医院输液对症治疗,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遂于14日中午时分赶往胸科医院就诊。
得知患者来自爆炸事故现场周边,急诊科主任邵宝生亲自为患者检查,并请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李月川进行联合会诊。经过专家仔细检查,患者初步诊断为肺炎,因不除外爆炸冲击伤,为进一步密切观察,转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在大科主任李月川的指导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李冠华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积极救治,当晚患者的喘憋症状已明显减轻。
15日,李月川主任一早便从家中赶来查看病人情况,经过一番仔细查体,综合现有的病历资料,结合最新回报的检查化验结果,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继续予以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目前患者体温正常,未再咯血痰,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病情趋于稳定。
温馨提示:爆炸受灾区的群众,除人身和财物的损失外,由于心理精神方面的冲击,出现不适症状后难免误以为是爆炸事故直接所致。无论是何种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鉴别和诊治。目前正处盛夏,气候闷热,人体出汗较多,开空调的时间长、温度低,劳累和受凉后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高峰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