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水少将:最好的军事文化在中国

28.05.2015  21:54

作者: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 余爱水

一、中国军事文化土壤最深厚

军事文化总是植根于其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只有文化的沃土才能滋养出茂盛的军事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化最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世人惊叹不已、顶礼膜拜。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叙述:“当朱棣指示姚广孝率领2180名学者进行包罗万象、长达4000卷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编纂工程时,处于文艺复兴前夜的欧洲,对印刷术还一无所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多次感叹:“当我们还不知道如何认字书写的时候,中国已经到处都是书籍了。”他对儒家更是推崇备至:“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决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从中国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军事文化,亦是卷帙浩繁、光彩夺目、光耀后人。《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及其臣下封胡、风后、力牧等人就留有兵书数十篇,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大量兵书著录。及至近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更把军事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中华文化是文明的集大成。从天文地理到政治经济,从兵家谋略到戏曲文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中华文化经受了曲折历史和时代的磨难与考验,经受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却巍如泰山、绵延不断、魅力四射,充满着无可比拟的神奇,展现出极大的先进性、科学性,始终占据着人类文明的制高点。即便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自强等思想,依然闪耀着普世价值的光茫,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推崇的文化典范。其传承之悠久,内涵之丰厚,生命力之旺盛,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和文明能与之相媲美。中华文化当之无愧为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之一。因而,由其孕育出的中国军事文化毫无疑问也是世界最好的。

回望过去,我们的文化一度遥遥领先、引领潮流,只是到了近代,比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我们在转型和创新上放慢了脚步。今天,中华民族迎来新一轮的蓬勃振兴,新一轮的文化长征号角已然吹响,充分发扬中华文化、实现文化强军的历史机遇再次光临。

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认同的民族,必然是凝聚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一支有着强烈文化自豪的军队,必然是自信力、战斗力强大的军队。我们实现强军目标,首先要对中华民族及人民军队的优秀文化怀有深知深爱和无比的自豪。唯此,强军的底气才更充足,根基才更牢固。

二、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最壮观

梁启超说:“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

文化随历史而行,又影响历史。军事文化,体现着军队及社会对待军事的价值取向、观念意识和精神风尚,更深刻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对于安全威胁的因应方式。

中华民族自诞生起,就以昂扬雄健之气概,敢于开拓之勇力,青春蓬发之精神,创造着属于民族的荣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翻阅史书,春秋时代,侠客遍地、武士风行,贵族圣贤讲求文武双修,大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射箭)和御(骑马)均为当时重要武艺。那时候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那些逐鹿争雄的大国,个个强悍善战。《诗经•秦风•无衣》中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就连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伍子胥头悬国门,荆轲易水诀别,项羽力拔山兮,田横五百壮士杀身成仁,无数气吞山河、慷慨悲壮的故事千古传颂。

及至强汉,尚武之风日盛,卫霍横行大漠,张骞西域凿空,班固投笔从戎,耿恭绝域逞雄。公元前36年冬,大汉王朝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4万汉胡大军,奔袭三千里击灭北匈奴,斩郅支单于于康居城下,留下千古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正是中国人骨子里血性刚强的展露,是中华民族激昂豪迈的回响。

盛唐富国强兵。气度恢弘的诗歌,不少反映出建功沙场为当时人所热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等等。

与这种刚劲之风相伴而生的,是辉煌的军事文化。百家争鸣、千川汇聚。“兵家”独树一帜,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著作。英国空军元帅约翰•史来瑟曾惊叹道:“孙子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切词句稍加变换,他的话就像昨天刚写出来的一样。”老子、墨子、管子、荀子等学派也有自己的“兵学”见解。儒家认为,立国之本是“足食、足兵、民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与西方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尚武并非唯暴力论。从我们的先人造字“止戈”为“武”即可看出,使用“武力”是为了制止、消灭暴力。中华武德崇尚“义战”与“人和”,孙武认为“有道”是夺取胜利首要条件,管子也认为“举之必义”,吴起强调“先和而造大事”,孙膑主张“以人为贵”。《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振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就是说,早在上古炎黄氏族融合时代,黄帝之所以能最终被诸侯尊为“天子”,就在于崇尚武功的黄帝把“修德”与“振兵”结合起来,不仅尚武,而且善于联合和兼容其他氏族部落。“武”与“德”、“强兵”与“和平”统一起来,这是中华民族武德的大智慧。

从制敌谋略到治军思维,再到崇仁尚义的战争观,以及充盈其间的爱国忧民之情怀、舍身报国之担当、忠肝义胆之气概、勇猛无畏之血性、昂扬豪迈之精神,千年历史波澜壮阔,创造了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哺育了历代忠贞为国的铮铮将士和民族英雄,至今仍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持续不衰的魅力。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