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旗代表:小村庄算出环保大账
天津北方网讯: 一个小村庄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什么?一个村干部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昨天,十九大代表、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旗在天津代表团参加讨论时算了“三笔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天津正在大力治理‘散乱污’企业,治理这些企业需要我们基层干部去跟村民做解释工作。”
为什么要去解释?解释什么?王洪旗说,许多村民在这些企业上班,企业一关停,他们会反对,认为没有工作,靠什么生活?
不讲大道理,王洪旗首先和村民算起了效益账。“如果不治理,‘散乱污’企业进了村,可能偷税漏税,拾点廉价劳动力,最后把污染留在村里。咱上班一辈子挣点儿钱,还不够岁数大后瞧病的,人没有了健康,挣多少钱都没用。所以治理‘散乱污’,是不是太正确了?”
接着,是一笔子孙账。“我们这代人生存,努力挣钱努力拼搏为的是什么?难道不为自己的孩子好?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保护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所以我们治理‘散乱污’企业,是不是非常值得?”
村民渐渐理解,但还有疑惑,“不能在企业上班,我们去哪挣钱呀?”王洪旗掰着手指头,再算一笔经济账,“咱们村地理位置好,离北京很近,挨着河北省,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搞好服务业、旅游业,搞好生态绿色种植,村委会和大伙儿一起谋划,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
有了村干部的承诺,有了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算清了这“三笔账”,村民理解了、满意了,原来每一个小村庄的发展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
“老百姓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住得舒服、活得踏实;一个村街的工作,无非就是跟老百姓打交道,村民是朴实的,是爱听心里话的,我们基层干部一定要和他们心贴心,多说实话、多做实事。”王洪旗说到这,赢得其他代表的一致赞叹。(“津云”—北方网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