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张国清段春华盛茂林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构筑生态屏障拓展京津冀环境容量 以绿色发展引领结构转型产业升级

23.03.2018  09:01

  构筑生态屏障,拓展环境容量,以绿色发展引领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昨天上午,李鸿忠、张国清、段春华、盛茂林、姚小旋等市党政军领导同志,来到位于津南区的绿色森林屏障建设起步区现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李鸿忠强调,构筑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中间地带绿色生态屏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要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算大账、算长远账,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春分刚过,新绿萌发,起步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

  李鸿忠等市领导同志首先听取了全市和津南区有关情况汇报。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率先突破的要求,我市在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形成规划管控区域,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其中的一级管控区涉及津南区、东丽区、西青区、滨海新区和宁河区等五个行政区,计划造林绿化及湿地整理面积57.7万亩,建成后森林覆盖率达到55.9%,林水所占比例达到85.6%。

  听取汇报后,李鸿忠等市领导同志与现场500多名干部群众共同参加植树劳动。大家扶正树苗,挥锨铲土,填入树坑,培实新土,堆起围堰,与少先队员一起提桶浇水。

  一阵忙碌之后,一株株白蜡迎风挺立。

  “在生态屏障建设起步区开展的植树劳动,具有特殊意义,既是参加造林绿化、扮靓美丽天津,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劳动间隙,李鸿忠就加强生态治理、坚持绿色发展与大家交流。

  李鸿忠指出,构筑“双城”之间的生态屏障,是拓展京津冀环境容量的民心工程,是避免城市盲目“摊大饼”、遏制“热岛效应”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一区域实行严格用地管控,森林多了,生态好了,必然将高污染企业拒之门外,倒逼周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聚集起更多生态优质产业和新兴科技产业,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走出一条把绿色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新路子。

  “坚持绿色发展,决不能嘴上喊得震天响,私底下还是我行我素。必须拿出实打实的举措。”李鸿忠指出,要算清这笔事关子孙后代的长远账,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不搞短期行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久久为功,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蓄绿色财富,守护好永续发展的最大本钱。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及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

京津冀代表委员共话协同发展 搭建交流平台 推进文化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齐玫   三地文博协作育经典人民政府
发挥金融作用 服务国家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海     本报北京专电  “近年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