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赞成效 说受益 话期待
范大姐是湖北恩施人,原来在老家县城开了一个餐馆,生意不怎么好,她就跑到北京务工了。去年她回去了,又在原来那个地方开了一个同样的餐馆,生意却很不错。原因在哪?她说,原来她那个饭馆旁还有一家差不多的饭馆,是县里领导亲戚开的,所有客人都跑那家去了。现在情形变了,那家饭馆关了,所以她又干起了老本行,生意很好。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原来开那个店办手续花了一两个月,现在弄这个店就两三个工作日,“而且机关干部办事规规矩矩的,不怕你笑话,当时办卫生许可证时,我还是老套路,准备塞个红包,没想到刚准备往外掏,就被对方摁回去了。”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3年来,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民风社风悄然变化,人民群众看在眼中,赞在心头。
党风正则民风淳——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作风好了,社会风气就会向好的方向变化。”
“这两年党员干部开会不进‘馆子’,年底不买‘节礼’了。反之,我们的福利待遇提高了,我发现自己每月的养老金都增加了。”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刘大妈说起“八项规定”,就竖起大拇指,“干部想着为大伙办实事,现在干部和大伙感情近了,大伙心里高兴。”
贯彻党中央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执纪监督,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三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934起,党风政风新变化,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
过年过节,贺卡消失了;开工竣工,大排场仪式没有了;节日节庆,大场面庆典取消了;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开着公车接孩子上下学的少了……
党风与民风社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是关键、是前提,决定民风社风。改进作风,必须首先要抓好党风,以党风促民风。抓党风、纠“四风”,必须移风易俗,转变民风社风。
云南宁洱城乡,滥办大办酒席之风曾一度盛行,“升学酒”、“出院酒”、“满月酒”、“乔迁酒”……什么事儿都能“办酒”;有借机敛财的、铺张浪费的,也有因“礼”返贫的、因酒误工误事的……当地群众真是“有苦难言”。
“县里安排整治大办酒席时,当时觉得这是民风民俗,难度大,不好改。没想到,首先重拳治理党员干部操办酒席,群众全力支持,带动整个工作顺利推进。”宁洱县宁洱镇纪委书记李忠华说。
“现在办酒的规模小了,请酒、吃酒的人少了,每年少掏两三千元!”宁洱镇民政村大湾田66岁的村民老李笑呵呵地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作风好了,社会风气就会向好的方向变化。”
“执政党的行为模式会影响社会风气。”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随着党风政风的改进,无疑对民风起到了塑造和示范的作用。
群众有了更多受益感——
“从一点一滴做起,带来的正向变化也一点一滴累积,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得实惠。”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农家乐老板路元生的生意走了个弧线,“八项规定出台前,生意很不错,之后猛下滑,近来又好起来了”。
最初,看到县里一名干部因公车私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在餐馆吃饭的“看上去像干部”的一位顾客也说:“运气不好,撞到枪口上了!”
路元生原来以为,八项规定也许就是一阵风,刮一段就走了。可没想到,这几年八项规定越抓越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随之而来的是,干部下馆子、打麻将的少了,走农家、办实事的多了,“我们这村原来污水横流,臭哄哄的,村里开展环境整治,现在变‘小桥流水’了。你看,我这农家乐生意也随之好起来了。”路元生难掩内心的喜悦。
开展作风建设的目的,是把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我们党从一点一滴做起,带来的正向变化也一点一滴累积,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得实惠。”
人民群众对此有着切身感受。“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解忧排难的时候多了,我们街道、社区的干部都用微信、QQ群跟我们保持联系。”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嘉兴花园居民陈龙翔说。
“这清洌洌的水,还真有点像现在一些干部的好作风。”江西省莲花县荷塘乡双岭村村民贺裕华说,他家的自来水管破裂了,一反映,工作人员立马就过来了,很快就安装好了。
“官话套话少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容易了……”家住贵州省瓮安县文峰花园社区的赵斌此前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一年都没跑下来,“现在办事大厅设置咨询台,公开办事流程,进行一次性告知,不到半个月就搞定了。”
“以前村务、财务怎么样,我们村民谁都不知道。现在每月都能收到一张村务公开‘明白纸’,收入开支一目了然。说实在话,我们对党和政府也越来越信任了。”云南省昌宁县柯街镇村民郑素丽说。
“正风反腐让群众增加了对党的信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受益感。同时也让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这是正风反腐带来的更高层次的获得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希望抓作风的脚步不停,力度不减,把那些藏着的躲着的挖出来”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四风”反弹,最盼望的是驰而不息抓下去,保持长效。
“3年来,我们都看到风气变好了,老百姓非常拥护,希望一直抓下去。”江苏东海县阚朱洲村村民张胜军说。
不容忽视的是,在高压态势下,一些“四风”问题更加隐蔽,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
“有的干部不敢在大酒店用公家的钱大吃大喝了,就躲到一些单位食堂去接着玩、接着乐。”江苏省泰兴市民戴鹏说。
“有的干部不敢公开收礼收钱了,开始用电子平台等搞这一套,还很难监督。”贵州省瓮安县的赵斌说……
“中央的要求是越往后执纪越严,可还是有些干部在纪律和规矩面前‘打盹’,甚至‘睡大觉’。”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嘉兴花园居民陈龙翔说,“希望持之以恒的抓作风建设,把那些藏着的躲着的都挖出来,坚决打掉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同时,不少群众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现在有一些基层干部,不敢乱作为了,但慢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却有所抬头,对此也必须严肃查处。安徽省长丰县陶楼乡陶西社区陶余长说,“老百姓不仅要求门好进,脸好看,最终是希望事好办。”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顺应群众期待,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与税务、审计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合检查等机制,加大查处力度,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长效机制,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3年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改进作风的坚定决心。”任建明说,全国人民都相信,中央抓作风建设将步子不变,力度不减,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邱杰 刘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