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管局长社区问诊遇用药尴尬 开处方难拿药
北京朝阳医院首家试点建立医联体已近3年时间。昨天上午,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来到朝阳医疗联盟内的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联体运行现状、成效和瓶颈进行调研。他表示,推动分级诊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用药、医保对接等问题。
|
>>现场
局长开处方难拿药
作为三甲医院临床消化道肿瘤治疗专家出身的医院管理者,封国生早上8点半来到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的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社区医生出诊。家住附近的患者黎先生成了大专家下社区问诊的首位患者。
黎先生向封国生介绍,最近他一直受腹胀、腹泻的困扰。“你可能有慢性结肠炎,建议做一个肠镜进行确诊。”他一边说,一边开始写处方。
封国生的处方写得十分工整,当他写上“柳氮磺胺吡啶”之后,转身问了问随诊医生社区是否有这种药,在得到否定答复之后,他又换了一种,结果答案仍然是“这种药只有大医院有”,最终他开出了消化酶等药物。
随后,封国生对社区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得知近年来社区医院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有所完善,但仍不能满足很多需求。
该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医保报销药品的目录中,大部分被认为是后期治疗疾病的“二期用药”,在二级以下医院都没有,也就是说在社区医院这些药品即使能开出来,也不能报销。封国生在与该院医生座谈时表示将逐步改变这一现状。
>>建议
联盟内放宽医保目录
谈及坐诊的感受,封国生表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药品目录缺少许多慢病控制的常用药品,专家下社区、病人转社区但药品跟不下去。此外,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检查、检验项目的医保报销和转诊报销问题未解决,化验、检验直通车难以落实;社保对社区和二级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阻碍了向下转诊。
封国生在现场提出建议,在医疗联盟内试点,根据专科对接的需求适度放宽若干医保药物目录,合理调整基层社区的检验、检查医保报销项目,对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由严到宽的医保总额控制政策,探索对医疗联盟内各医疗机构实行统筹考虑的一体化医保付费政策,如医保总额可在联盟内整体考核。
>>成果
下转患者近3000人
作为北京市公立医院带头实施分级诊疗改革的首批试点医院,朝阳医院医疗联盟自2012年11月7日正式启动,与周边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抱团发展,盘活基层医疗机构1200余张床位。
“判断一个医联体是否成功,要看基层有没有做强,如果基层上转的患者多于下转数量,就说明这个医联体并不成功。”朝阳医院院长陈勇介绍,截至2015年9月,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共下转患者2796人、上转患者197人。通过医联体的建设,朝阳医院门急诊患者增幅降低,出院患者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实现了患者从大医院向基层的分流,分级诊疗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