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自拍杆”不应过分解读

22.07.2015  11:36

      继一些国外景点禁止使用自拍杆之后,国内的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均明确表示,不允许参观者带自拍杆进入博物馆。

  自拍杆被称作“神器”,可自由伸缩,将手机、相机等拍照设备固定在自拍杆上,通过蓝牙连接,就能实现多角度和广角自拍。不仅节约人力,据说还能实现“瘦脸”的效果。今年“两会”期间,自拍杆大出风头,许多代表、委员、记者人手一个,伸缩自由,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儿,还抢了不少好镜头。

  然而,使用自拍杆的人多了,麻烦也就出现了,特别是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容易对他人造成潜在危害,因戳戳碰碰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甚至成了“凶器”。有的游客举着自拍杆进入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还可能有意无意地损坏文物。虽然目前媒体上没有报道此类案例,但是其潜在的隐患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安全保护意识比较强的旅游景点和博物馆最先作出反应,有的完全禁止,比如像迪斯尼乐园,有的只是提醒建议不要使用,有的则划定区域使用。

  有人对于“自拍杆禁令”表示不解,认为限制了游客的一些权利,还有的说这是一种管理上的“懒政”。笔者认为,对于此规定不应过分解读。长期以来,许多旅游景点、博物馆展厅都有禁止使用照相录像设备和闪光灯的规定,禁用自拍杆原本是这些管理规定的一个延伸和补充。保护文物、维护旅游点的安全秩序,本是旅游者、参观者必须具备的文明素养,旅游景点、博物馆作出上述禁止规定,无非就是一个提醒和要求,并不过分,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自拍杆也的确有其方便简捷的地方,被游客所需要,“一禁了之”也似乎不是高明之举,建议有关的旅游场所、博物馆也要尽可能多创造条件,为游客提供便利和人性化服务。比如圈出固定区域供游人自拍,或是加强引导,提醒游客安全使用自拍杆。

  自拍杆无罪,带来麻烦的总归还是使用人,所以探讨自拍杆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到人的素质上。作为使用自拍杆的游客,首先要遵守管理规定,如相关场所明文规定禁止的,就不要携带入场。即便没有明确规定,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关注细节,别光想着自拍方便,要多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和需求。自拍杆问题关乎公共场所文明秩序、游客文明素质,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