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沿海滩涂成珍稀鸟类生存家园 10种野生鸟类滨海过冬

27.01.2015  10:10

      今晚网讯 (渤海早报记者 刘长海)虽已是数九寒冬,但从汉沽大神堂至北塘的生态城沿海滩涂湿地中,仍有十种野生鸟类聚集在这里越冬。其中,包括近20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昨天,生态城管委会邀请全国知名鸟类专家,就“生态城南湾湿地水鸟公园”项目建设进行交流探讨,为珍稀鸟类建设生存家园。

      据了解,汉沽大神堂至北塘的海岸线为典型的粉质、淤泥质、缓慢淤积型海岸,是渤海湾仅存的几处土质海挡,除滩涂养殖外,没有任何工业设施或围填海工程的自然岸线。因此,这片滩涂也受到了候鸟的青睐,虽然已经到了数九寒冬,仍有大量的鸟类在此栖息。据观测,目前共有遗鸥、黑嘴鸥、银鸥、翘鼻麻鸭、白腰杓鹬等十余种野生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数量达到1800多只,黑嘴鸥达600多只。

      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建民告诉记者,遗鸥是一种中型水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

      王建民说,他一直在关注大神堂至北塘沿线的湿地,这处湿地大部分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内。从去年起,这一区域发现遗鸥的踪迹,然而今年在此越冬的遗鸥数量极大,当数近年来观测数量之最。

      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在规划“南湾湿地水鸟公园”项目。昨天,生态城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鸟类学会副秘书长张正旺,国际鹤类基金会湿地鸟类保护专家苏立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周海翔,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顾问王松林,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孙林云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该项目建设进行交流探讨,并就前期的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正旺教授表示,因为渤海湾靠近京津,所以随着城市化建设,沿海的泥质滩涂正在逐渐减少。而泥质滩涂正是遗鸥等珍稀鸟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南湾湿地水鸟公园”一旦实施完成,不仅成为渤海湾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而且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对外展示的生态城市新“名片”。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