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新型兽用纳米载药系统

05.02.2016  20:29

  新型兽用纳米载药系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发,合成了1种具有抗病毒、抗菌活性的生物纳米材料,研制了2种分别适用于阿维菌素类和青蒿琥酯类新兽药的纳米载药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生物活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2012年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该技术通过药学、药理毒理学和药效学研究,对纳米载药系统和新制剂进行了评价,表明研制的载药技术具有高度的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技术可以解决阿维菌素类和青蒿琥酯类药物溶解性差、水中不稳定、液体制剂制备成本高、临床使用不方便等难题。其中利用该技术制备的伊维菌素纳米乳可用水相取代传统工艺中80%的有机溶剂;制备的青蒿琥酯纳米乳首次实现了液体制剂的制备。纳米乳在靶动物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药物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高,毒性低,使用安全便捷,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药物,具有长效性特点。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阿维菌素类(包括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和青蒿琥酯纳米注射剂等液体制剂的准备,且技术适用对象为兽药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开发企业。

  该技术解决了兽用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短、靶向性差、药物利用率低、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以及药物溶解性特定要求等问题,可开发出新型、高效、安全的纳米生物药物剂型。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适用于同类药物新型制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该技术还可推动我国兽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强我国兽药企业在国内外的兽药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