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化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

18.09.2015  18:47

  编者按

  9月16日,本市召开全市农村基层党建暨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要求,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驻静海县中旺镇李庄子村工作组、西青区委、宝坻区口东街道党工委、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党支部在会上作了发言。现将这些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为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深化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提供学习借鉴。

  用真心真情  办实事好事

  ——市发展改革委扎实做好强村富民的结对帮扶工作

  2013年8月以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宝坻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在镇村干部群众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帮扶第一阶段任务。驻宝坻区方家庄镇西王庄、碱场、小杜庄村两个工作组的同志们扎根一线办实事,有力地促进了强村富民和农业农村发展稳定,受到普遍欢迎。

  ■ 明确目标,研究确立系统推进的帮扶思路

  在工作思路上,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利用部门优势,在规划、资金、项目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提供帮助,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工作体系上,委党组统筹做好系统设计,确定帮扶总体规划和重点措施;人事部门做好组织协调、督查考核、生活保障等工作;其他处室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工作组驻村调研帮扶,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 突出特色,推动实施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

  两年来,结合部门职能特点,采取适宜招法开展帮扶工作。完善载体方面,开展了“接地气、察民情、结对子、促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与镇村在党委之间、支部之间、机关党员干部与困难户之间三个层面结对子,加强互动交流和联系服务,促进实施精准帮扶。专题调研方面,两年间,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十几次到镇村调研,研究分析帮扶村基础条件、潜在优势和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提出发展建议,充分论证后,制定帮扶四年规划。驻村帮扶方面,两个组坚持沉下去、融进去,落实“四同”要求,全力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会同村“两委”和技术帮扶组,推动落实《关于支持500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并按“一村一策”要求,研究制定三个村经济发展和资金需求的具体方案。

  ■ 注重实效,确保实现帮扶工作的预期目标

  围绕提升基础设施,协调安排304万元,支持西王庄、碱场两村硬化土路8公里;协调安排42万元,支持小杜庄村修建文化建设广场。围绕用水安全和环境整治,协调安排50万元,支持西王庄、碱场两村新建维修泵房,治理脏乱环境。围绕科技帮扶,邀请市农机局、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现场授课。围绕民生服务,邀请一中心、天河等医院专家医师,为困难群众免费体检。围绕建设和谐村庄,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在节假日为困难户和部分老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全委党员干部还捐款7万余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协助村“两委”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组织生活、村务公开等制度。经各方努力,三个村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超过15%,村庄保持和谐稳定,整体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强村富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决策部署。在落实帮扶目标任务的同时,广大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干部素质明显提升,作风明显转变,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

  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

  ——西青区委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西青区委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转型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强基础,健全组织体系

  推行“农村+园区”、农村社区大党委、楼宇党建等组织设置新模式,探索了党建网、远教网、手机短信网“三网融合”的党员信息化教育模式,形成区域化、网格化党建格局。自2011年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决策监督、财务联签等运行制度,实现镇村上下联通的村务公开信息网络平台。

  ■ 强核心,建好班子队伍

  换届中坚持“六选十不选”的标准,严把资格审查、选举程序、换届纪律“三关”,推行了竞职、创业、辞职“三项承诺”,“一肩挑”比例达到44%、“交叉任职”比例达到70%;健全了党组织主导的“两委”联席会议、“六步决策法”等决策管理制度体系。每年倒排10%治理整顿软弱涣散班子,重拳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 强实力,壮大集体经济

  坚持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落实壮大村级经济三年规划,明确到2016年年底,100%的村年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的村占65%的目标。区镇两级每年拿出3000万元“输血”、10万平方米楼宇招商“造血”。目前,三个相对后进镇税收增速位居街镇前三位,经济薄弱村提前两年实现集体收入超20万元目标。

  ■ 强服务,促进民生改善

  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落实农村“带头人”培养计划,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35家,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设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站)248个,组织1.8万名党员公开服务承诺7万余项、联系群众13万户,“一村一律师”配备率达到100%。

  ■ 强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持续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示范、先锋“三大工程”,率先在全市出台村干部待遇政策,实行村级班子、干部绩效考核和星级管理;创建“党员谈心室”272个,出台规范村干部办公用房用车、招待费制度规定。全面推行了“村财镇管”,托管资产总额达到286亿元。

  ■ 强责任,落实工作保障

  坚持每年逐级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每年底组织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推动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传导机制。每年财政配套到位资金5800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达到43万元。累计投入1.25亿元提升改造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村超过300平方米的占52%,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场所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

 

  以帮扶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记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驻静海县中旺镇李庄子村工作组

  静海县中旺镇李庄子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两年来,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驻村工作组按照全市帮扶工作部署和中心党委要求,依靠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干部,用心竭力解难题,办实事,帮扶村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

  ■ 当好“村里人” 帮强班子赢民心

  驻村伊始,工作组瞄准村“两委”班子这个“关键少数”。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强化纪律观念、认清责任使命”大讨论,党员意识明显增强。村里老党员们都说:“市里来的工作组真叫好,又把党员的心拧到一块儿了!”

  为提高村班子凝聚力,工作组带头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在驻村干部的影响和带动下,村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在今年换届选举中,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都连选连任。此外,投资10万元改造了村综合服务站,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了群众,赢得了民心。

  ■ 办好“村里事” 解决难题惠民生

  推动美丽村庄创建。工作组积极协调市、县有关部门,落实美丽村庄创建项目资金679.15万元。目前已完成道路硬化2.78万平方米,铺设雨水和污水管道11.2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2盏,建公厕3座、健身广场2520平方米。

  解决农田灌溉难题。针对水利设施落后现状,协调水务部门落实小农水项目资金274.8万元,完成1公里清淤、改造闸涵2座、新打机井2眼,铺设输水管道16公里,1400亩耕地“望天收”状况明显改善。

  做实困难群体帮扶。组织中心党员干部与23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联系服务。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46间共9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让村里的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 谋好“村发展” 选准思路促民富

  帮输血,更要靠“造血”。工作组针对村耕地面积多、农业设施水平低、土地产出效益低的现状,提出了“依靠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品种、实现规模经营”的思路,并先后6次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成立了由村集体领办的天津市万全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355户,占全村81%,一期流转土地1320亩,推广种植张杂谷820亩,优质甘薯500亩,每年提高种植效益近百万元。同时,帮助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邀请市科委、农科院、植保站等农技专家现场培训。实施了玉米病害综合防治和露地蔬菜绿色防控两个农技项目,投资51.4万元,用于购置农机具、农药和复合肥等,为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发挥“四个作用”  打造“阳光村务”

  ——宝坻区口东街道党工委推进农村运行体系建设

  按照市委和区委部署要求,口东街道所辖31个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都增挂村务监督委员会牌子,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的农村运行体系。工作中,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作用发挥,切实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 发挥“审核”作用民主监督全程参与

  一改过去“理财小组”的单一模式,将监督扩大到政策落实、村务决策、村务公开等方方面面,让监督更加全面、有力。对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议事规则作出的村级决策,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予以纠正;对公开内容,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审查把关,村民有质疑时,督促重新公布。今年以来,全街道村务监督委员会共监督发现村干部执行决策不作为、不公正事项18件,全部予以及时纠正。

  ■ 发挥“桥梁”作用有效融合民主决策

  将村务监督贯穿村级重大事务“六步决策法”全过程,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真正成为村级事务“监督员”、村情民意“接线员”和传达政策“播音员”。一是事前调研。村务监督委员会将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村“两委”,充实完善村级事务议案。二是事中监督。议案形成决议以及实施过程中,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保证决议严格落实。三是事后公开。对已形成的决议,对已完成的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时向村民通报。今年以来,全街道经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实施的决策事项56件,没有发生一起违规问题。

  ■ 发挥“堤坝”作用源头防范效果明显

  着眼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能力,不断健全工作制度,切实提高源头防范水平。建立定期例会制度。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周集中办公不少于半天。建立履职保障制度。建立“一账一簿”,即村务监督审查工作台账、村情民意记录簿,将日常工作记录在案,确保有据可查。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对村委会及其成员的民主评议和考核,参与街道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的年度审计和村“两委”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确保对村级事务有效监督。

  ■ 发挥“粘合”作用党群关系更加顺畅

  一方面,在人员推选上,鼓励村党支部成员和党员参加村务监督委员会竞选,引导村民推选责任心强、群众威望高的党员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街道31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中,主任全部由党支部班子成员担任,53名普通党员进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增加了村级事务透明度,避免了因沟通不及时、相互不信任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问题。

  强班子强队伍  强村富民

  ——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党支部靠行动引领发展、用真情凝聚民心

  小穿芳峪村是一个山区村,有81户,266口人,党员15名。近年来,村党支部紧密围绕强村富民、造福群众,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靠行动引领发展、用真情凝聚民心,全村群众端上了生态旅游的“金饭碗”。

  ■ “实现强村富民,始终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要想致富快,班子就要带。”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以全景式“乡野公园”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了生态旅游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发展引擎。

  集体没钱投资,干部就自掏腰包,垫资180多万元搞景区景点建设;带头建成高标准农家院,给村民做示范。由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全牵头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白蜡苗圃园,群众以土地入股,每年人均可获利4200元,集体可增收40万元。采取集体+公司+农户的方式,多方融资500万元,首期建成了占地6800平方米的房车基地和旅游接待中心。目前,土家窑洞、文化老街、生态停车场等项目正在筹划实施,预计项目竣工后,群众年人均可增收3.6万元,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 “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服务群众是党支部的职责所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打消农户搞农家院建设的顾虑,党支部成员登门入户,给群众打气鼓劲,协调金融机构,先后为20户办理贷款400多万元,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以设岗定责、结对帮扶为载体,推行服务责任化,党员干部包街联户,尽心尽力搞服务,先后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00多件。

  ■ “强班子强队伍,始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要让群众信得过,首先还得自身硬。村党支部从建制度、立规矩入手,建立健全公开承诺、议事决策、廉洁自律等制度规定,完善治理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多年来,坚持“三会一课”雷打不动,定期开展民主评议,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传承和发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给村干部定下“两不三多”规矩,对群众不摆架子、对工作不推责任,多听群众意见、多与群众沟通、多为群众办事。不管村里的事大与小,严格按照“六步三要”决策法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该由群众议的事必须由群众说了算,请群众全程监督。近年来,村里工程项目比较多,涉及资金近千万元,全部实行多只手表决、多支笔签字、多只眼监督,定期公开村务收支情况,实行阳光村务,受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