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助中国引资动力十足
05.12.2016 21:34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商务部1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
从2015年的5.5%,到今年上半年的5.1%,再到前10月的4.2%,中国吸收外资增速整体平稳。
国际社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显示,2016年和2017年中国继续位列最具前景的投资目的国首位。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访企业对中国市场继续保持乐观态度。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为促进改革开放做出的努力。“设立自贸试验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减轻了企业负担,对跨国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他说。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近年来加大对华研发投入,目前对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资金总计约8.7亿元人民币,重点研究中国消费者需求喜好,并加大对智能互联技术、自动驾驶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
戴姆勒的投资是当下中国吸引外资特点的真实写照。
商务部数据显示,外资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继续成为吸引外资的主力。不少新设立的大型企业也多集中在新兴产业及高科技行业。
杨旭表示,英特尔也将抓住创新的机遇和技术趋势,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投入。“外资向高端产业链转移的趋势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一致,将为我国经济转型释放巨大的动力。”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说,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现,也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看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现在的“选资”和“引智”自主意识更强。“目前引资既要符合当地产业发展体系,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还要考虑跟当地环境和人民生活相协调。”
过去的引资更多靠政策洼地,而如今是打造开放高地。
日前,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形成19项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已在全国推广。国务院也已经批准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对于如何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胡江云认为,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力度,但在开放上要有秩序、有节奏、分阶段推进,并考虑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邢厚媛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比如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侵权行为的成本,给外商创造更稳定的法律环境。
如今,我国对外投资已超过引进外资,带动中国由商品输出国变成资本输出国。专家认为,未来应加快双向开放,才能在多边经贸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05.12.2016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