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拓渠道 天津瞄准"种植 旅游"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明确目标。在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南义村,一个以“种植 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让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用勤劳致富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今年葡萄卖得价格高,我给批发商都是3.5元一斤。”南义村葡萄种植户张富泉家种了7亩玫瑰香葡萄,收入8万多元。张富泉说,今年葡萄不仅价格高,卖得还快,以前葡萄销售一般是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今年不到一个月就卖光了!。“葡萄节一开,周围人都自己开车过来采摘,再加上批发和零售的,当然卖得快了。”
张富泉提到的葡萄节是八里台镇与南义村一起想出的“点子”。其实南义村有着十几年的葡萄种植历史。然而大多数人却并没有听说过“南义葡萄”的名号。冯金柱在南义村种了15年的葡萄,五年前他靠卖葡萄一年只能赚2、3万元,最让他犯愁的就是销路,没人买赚不到钱,扛不住的种植户只能减产,甚至放弃葡萄种植。
如何打开销路让农民增收,成了横在村镇发展面前的一道“坎儿”。2016年,村镇联合搞起了“南义葡萄节”,并推出了“葡萄王”争霸赛,让游客有得吃有得玩还能采摘,活动两年搞下来聚拢了不少的人气儿。今年刚刚结束的葡萄节上,仅开幕当天就吸引游客近万人,到葡萄节闭幕,20多天的时间全村葡萄基本售罄,带动葡萄销售100多万斤,比往年增收100多万元,实现了“大丰收”!
“以前村里卖葡萄主要是靠批发零售。这两年靠观光采摘能达到整体销售的一半左右,以前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村长李玉坤告诉记者。
两届葡萄节让周边市民了解了南义葡萄,也走进了南义这座津郊小村。今年葡萄成熟期,冯金柱的葡萄卖了6万多元,收入翻了一番还多。老冯告诉说,他家葡萄卖得还不是最好的,村里葡萄价格最高的能卖到7、8块钱一斤。为啥人家的葡萄能卖上这样高的价钱?老冯笑说:“因为人家不光种葡萄,还有别的好玩的。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与老冯同村的刘桐林家。刘桐林经营了一家农场,不仅种葡萄还种植蔬菜、花卉供游客采摘观赏,同时还可以做农家饭。
走进老刘家的农场小院,一架葫芦洒下片片阴凉,院内一口小池塘养着不少鱼可供人垂钓,院旁的树林里养着自然放养的鸡,鸭子和大鹅在水边悠闲地散着步。整体环境整洁规范。李玉坤说,这两年随着南义葡萄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很多游客来他这里摘葡萄,吃农家饭。“我的葡萄上的都是有机肥,地肥种出来的葡萄才更甜。另外,我这里能采摘还能垂钓、用餐,增加的这些服务内容也让我的葡萄能卖出更高的价格!”老刘把“谜底”告诉给了记者。
用葡萄节聚拢人气儿、打响名号,用观光采摘农家乐留住客人,提升经济附加值。南义村这两年的经验让村民们觉得走“种植 旅游”这条路走对了。
“八里台镇是个农业大镇。近年来,按照中央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与思路,我们积极争取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的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提升地利,引导百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从原来传统的玉米、棉花到现在的水稻、葡萄、无花果、油菜花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通过合理调整,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再加上葡萄节、稻香节等节庆活动的带动,形成了良性经济循环链条。”八里台镇副镇长李振说。
“我打算明年把园子收拾漂亮点,让大伙儿更爱来。另外来摘葡萄的客人反映没有地方吃饭住宿,所以如果投入合适,回头我也打算搞搞农家乐。”冯金柱表示。
“再过两年,我们村里的葡萄能卖到10块钱一斤!”说到未来的发展,村长李玉坤信心满满,他表示,明年村里还会再增加一些葡萄品种,因为有些优质品种经济价值更高。另外还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村民经营农家乐、综合超市等配套设施,让游客玩得高兴,留得下来,满意而归。(记者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