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联体”新模式助推肉羊产业发展
近年来,杭后把发展肉羊产业作为推进农村转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念羊经,打羊牌,发羊财,不断加大羊产业的发展力度。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等方式,把落后分散的家庭生产连起来,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羊产业的格局。目前全旗1000只以上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226个,肉羊年出栏131万只,占全市5/1,羊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
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羊肉市场消费有所下降,加之小反刍疫情和进口羊肉的冲击,肉羊价格快速降低,出栏价格在18元/斤左右,同比下降28%。面对低迷的羊业市场,如何突破肉羊养殖瓶颈,提升养殖效益?日前,笔者跟随该旗农牧业局调研组,走访了5家大型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就目前全旗肉羊养殖业现状、问题、效益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采访,积极探索加快推进肉羊产业“提速换挡”的有效途径。
肉羊价格不稳 养羊利润缩水
一只羊就是一棵“摇钱树”,一圈羊就是一个“小银行”。因肉羊养殖效益较好,所以规模也迅速增加,散养农户达52000多户。2014年,全旗羊业总产值达16亿元,羊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养羊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然而,也是从去年开始,市场疲软羊价下跌,给养羊业带来重创。
走访中笔者了解到,由于羊肉价格下跌,养殖合作社和散养农户母羊繁育的养殖效益低甚至赔钱,不少人屠杀变卖基础母羊。杭后昌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兵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今一只出栏育肥羊成本就是850元,按现今肉价18元/斤算,育肥羊每只卖到950元,利润仅仅是100元左右。散养农户每年母羊和羊羔(3只)成本1100元左右,3只羊羔卖到1350元,不算人工费,农户一只母羊一年仅收入200多元,如果肉价再跌,养殖户就无利可赚。”座谈中,笔者也了解到,去年肉价最低跌至14元/斤,昌兴农民养殖专业合作出栏7000只羊,除去每只680元的收购价,加之贷款利息、防疫 、饲料等成本,合作社赔了100多万元。
农牧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王建军分析,导致肉羊养殖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全旗肉羊养殖以散养为主,散养户一般混群饲养,饲草料搭配、动物防疫等都跟不上,导致出栏周期长,商品率低。二是虽然全旗的肉羊屠宰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但缺乏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且肉羊收购价格对于散养农户来说与上门收购商贩基本相同,因此大部分散养户为减少运输成本把肉羊出售给上门商贩。三是对于规模化的养殖户来说,市旗两地的屠宰场垄断市场造成肉价浮动较大,如果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做后盾来收购肉羊,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就很低,养殖效益没保障。
从散兵游勇到集团作战
近年来,杭后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大力建设规模化肉羊繁育基地,累计建成年饲养量1000只以上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226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47%。
陕坝镇赤峰村祥农达农牧专业合作社是2014年杭后财政现代肉羊项目实施的36个现代肉羊标准化养殖场之一。走进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标准化羊圈,一只只膘肥体壮的肉羊正在“进餐”。合作社建成全封闭彩钢保温棚舍1260平方米,简易彩钢棚圈2436平方米,运动场3942平方米,享受财政补贴71.8万元,自筹资金300多万元。目前,该合作社肉羊存栏达到4000只。负责人许多凯说:“财政补贴帮助我们新建了标准化羊舍,解决了资金困难,使我们发展肉羊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从2011年至2014年,杭后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投资6100万元,撬动地方匹配资金2851万元,项目合作社自筹资金16909万元,建成1个种羊场、34个肉羊繁育园区、21个育肥园区。目前,杭后的95个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5000多户,年出栏肉羊80多万只,合作社肉羊养殖收益占全旗肉羊养殖收益30%以上。
从分户单干到抱团发展
从杭后肉羊产业化水平来看,现有4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合作社与企业、农户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但是也有部分合作社通过与龙头企业和农户“抱团”发展,来保证羊肉价格和羊源,双方利润相当可观。
户繁场育 家住团结镇联合村八组的石乃云是当地新永绒山羊繁育专业合作社成员,他为合作社提供羊羔,一只比外面多卖50块钱,合作社为他提供饲料和防疫等,他家一年下60多只羔子,纯利润能有1万多。石乃云所在的村是有名的种养结合的“牧业村”,以前家家户户都“单枪匹马”搞养殖,效益也不景气。2013年底,在新永绒山羊繁育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90%的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负责人丁新永算了一笔账,“以前既有繁育又有育肥,做的都不精细,出栏规模小,效益也不好,现在我们将农户劳动力充裕、管理精细与合作社资金充足、育肥技术先进,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结合起来,把繁育交给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只管育肥,3个多月左右出栏。由于我们育肥数量大,卖价每斤高出1块多钱,总体比以前自己家小规模养殖增收近5倍。”合作社+农户,户繁场育,优势互补,实现农企双盈模式。
龙头引领 惠成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杭后团结镇民先村,是集肉羊养殖、饲草料种植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羊3.5万只,年养殖利润40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二期工程和小型屠宰场正在紧张建设中。
市场疲软 惠成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何逆势投入,一再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董事长李秉成给出答案:“因为我们有蒙羊大公司做后盾,公司以每斤21.5元的订单保护价收购育肥羊,我们每只羊的利润能达到200多元,合作社成员的利润也相对能提高。”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保险公司
“抱团”合力发展让部分合作社、养殖户在低迷的市场中有钱可赚,如何将这一思路扩展,这条产业链延伸,内蒙古锦丰巴美肉羊繁育专业合作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模式,也让他们迅速成长为业界的标兵。
“放母收羔” 内蒙古锦丰巴美肉羊繁育专业合作社位于二道桥镇。从2012年开始,合作社牵头推行“放母收羔”模式。由5户农户联保组成一个养殖小组,每户可享受每只1400元、最多50只的基础母羊补贴。前3年每年农户只需按母羊数量交回相应羊羔数,3年后,其余的羊羔和母羊归农户所有。
三道桥镇顺利村三组的农民杨瑞晶介绍,合作社2014年给他发放了50只基础母羊,仅一年多时间,肉羊存栏数就已发展到了200多只,并向公司交回羔羊80多只。“我们缺少资金和基础母羊,合作社从种羊、饲料、防疫等各个环节提供服务,我们集中精力养羊就行。特别是在今年市场行情不太好的情况下,这种合作模式降低了我们农户的风险。再过两年,我交清合作社的羊以后,自己至少会有300只羊,能挣20来万吧!”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了担保公司,引进了保险公司,为农户养殖提供担保贷款,为肉羊上商业保险。
而对合作社来说,这样的模式也能保证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所需羊源。合作社负责人曹胜文说:“我们是蒙羊公司的养殖基地,签订的保护价格为21.5元/斤,销路很有保障,只要数量上的去,我们的效益绝对差不了。”目前,合作社共向300多农户发放基础母羊5000多只,回收羔羊3000多只。据统计,合作社年育肥出栏商品肉羊1.7万只,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思考:肉羊养殖规模化、合作化、订单化为企业、合作社、农户养殖上了保险,也确保了各方收益,如何让这一模式在杭后更好的推广,结合实际,一些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户给出了建议:
多方投入激发产业活力
一是政府通过项目、扶贫、贴息,协调土地、房产、金融等部门尽快落实集体经营权的办理和抵押贷款,以解决农户和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积极引导、鼓励养羊户向规模化、大型化、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入大型龙头企业,便于与本地企业、合作社合作,为肉羊养殖做后盾;三是整合现有屠宰加工企业,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创建具有杭后特色的羊产品,打击和取缔私屠乱宰。
整村推进点面开花
在此基础上,可推广“整村推进点面开花”,就是依托龙头企业的科技、信息、资金、销售和合作社(基地)在经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协会组织协调,让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分别签订订单,共同发展肉羊产业。正如米仓饲料负责人王中山所说,在实施整村扶贫项目中,可由合作社牵头,选择一些村里养殖基础较好的农户投放基础母羊,每户数量控制在30~50只之间,由合作社和农户形成联保机制,并签订养殖订单,合作社统一进行公羊配种、饲料供应和防疫等工作,合作社与农户分工明确,可大大提高养羊生产效率,达到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而合作社再和蒙羊等龙头企业签订订单,这样一个产业链,既保证了肉羊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有利于三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