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界委员聚焦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莫让技工拖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后腿

06.03.2015  11:17
来源:    中工网
中工网记者    郑一强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的企业要进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加大职工的技能培训,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我们打造“技工大国”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建设“技工大国”已经迫在眉睫,高技能工人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会上,当谈到职工技能培训时,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的确,今天的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已经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仅需要高端的技术,更需要最基础的执行者——具有过硬技能素质的一线工人。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建设“技工大国”已经迫在眉睫,高技能工人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他们是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中坚力量。
                然而,我国技工队伍现状却不容乐观。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人到3300万人之间。同时,我国职工总体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工匮乏,职工中具有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高达76%,城镇从业人员中有技能的劳动者占36%.职工教育水平低、缺乏职业培训,进而形成的技能劳动者短缺态势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正常开工、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高度关注。本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段敦厚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职工技能培训的提案》,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技能培训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段敦厚在提案中提出,目前,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重使用轻培训,总体投入不足;政府补贴补贴覆盖面较窄,企业培训费提取使用都不到位;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平台;就业准入控制力度不够;部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主观接受培训的愿望不够强烈。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党委书记颜辉表示赞同,“我们现在很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确实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全国2.74亿的农民工,接受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3,不仅给自己就业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说句直白的话,这和在农村种地‘靠天吃饭’没有多大的区别。
                那么,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较为困难的症结在哪里呢?颜辉委员认为,尽管可能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职工不愿参与等原因,但核心的问题还是资金的问题,“给职工培训需要资金,这部分钱,从哪来,法律法规是有规定的,要真正落到实处。”段敦厚委员也在提案中提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监督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列支职工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积极推动人社部修订《企业职工培训规定》(劳部发[1996]370号),大力推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罗茂乡在谈到国企改革中分流安置职工的技能培训问题时,则强调,“对于分流转岗的职工,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他们有一个好出路打下基础。而这,需要监督才能落到实处。
                而身处企业生产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则更强调工会在其中的作用,企业工会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首席技师”、“首席员工”制度,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措施,都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的手段,“我们不仅要有专门的技能培训,更多的还要依靠平时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传承。比如班组中签订师徒合同开展‘传帮带’啊,比如邀请权威专家到创新实验室中指导创新活动啊等等,都是技能培训的很好载体,有利于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