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替代“面签” 银行“远程开户”或破冰

12.01.2015  22:01

    天津频道 让银行在发展线上业务时束手束脚的“面签”政策,不久后有望被“刷脸”所替代。近日,央行已开始就“远程开户”问题在银行业内征求意见,而业内亦表示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果“远程开户”得以“破冰”,银行经营对于网点分布的依赖将进一步下降,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的发展也会大大受益。

    “面签”束缚线上业务

    “我开通了网银,主要就是想要在家理财方便。可是没想到,以前没买过理财产品,第一次购买还必须要到银行网点去进行风险测评,本来是想省事的,结果还是没省了。”市民王先生抱怨说。

    其实不仅是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根据目前的监管政策,市民要新开账户也需要“面签”。一些银行已经在网银上开通了在线申请信用卡的功能,但实际上,要真正申领到一张信用卡,市民至少还要到银行网点“露一面”。比如有的银行规定,如果市民在网上填写信用卡申请表,银行审核通过后,需要到银行网点去领卡;而如果市民是到银行网点当着理财经理的面填写的信用卡申请表,就可以选择由信用卡中心将卡片直接邮寄到家。

    此外,也有市民反映通过网银申请信用卡,获批的几率较小。“有一次我通过网银申请了一张多币种信用卡,过了几天,银行发来信息,说我没有通过审核。我打电话向客服人员询问,客服建议我到网点填表再试一次。结果我在网点提交的申请表很快就通过了审核,拿到了信用卡。”市民李先生说。

    去年,还有一些银行曾作出网售理财产品或者发行虚拟信用卡的尝试,却“不幸”被监管部门叫停,据业内分析,主要原因也是没有遵守“面签”的规定。

    “远程开户”需可“自证

    现在,网络银行已经诞生,多家银行也已经开始“试水”直销银行业务,“面签”的老政策对银行发展的束缚越来越明显。近日,央行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了框架性意见。

    征求意见稿要求,在远程银行客户身份识别上,开户银行应当承担客户识别的责任。银行应当通过安全的技术手段,运用政府部门的数据库、金融机构和其他的商业化数据库信息,通过信息交叉验证等方式建立安全可靠的远程开户客户有效身份识别机制,同时按照相关规定留存客户身份信息。

    银行建立远程开立账户体系,还必须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也就是说,银行首先要能证明自己用于远程开户的方法、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真实、完整、合规地识别客户身份,并且需要得到有关专业机构的认可,才能正式开展这项业务。取得客户信息后,要通过系统自动核对、电话回访、快递资料等方式与公安部的居民信息及以前客户在金融系统中留存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同时还要通过一些交互方式,验证开户行为是否是客户的真实意愿。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