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近500艘渔船出海捕鱼

03.09.2015  10:51

  天津频道 为期三个月的黄渤海海域休渔期9月1日结束,滨海新区近500艘渔船陆续出海捕鱼。渤海早报记者2日下午在大神堂渔港码头看到,渔民们打回的海货以皮皮虾、对虾、海蟹及贝类等为主,数量相比往年略有上升,价格比休渔期前降约1成,市民购买踊跃,丝毫没有受爆炸事故影响。

  2日下午3点钟,记者来到大神堂渔港码头时,这里排满了小货车、面包车、小轿车。赶着潮水,一些出海的渔船陆续返港。渔船刚停稳,市民和商贩便一拥而上。

  记者注意到,渔船上的海货品种较多,以皮皮虾、对虾、海蟹、海螺、小杂鱼等为主。其中,皮皮虾16元一斤,海螺12元一斤,海蟹20元一斤,对虾55元一斤。不到2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商贩李先生购得70多斤螃蟹、100多斤皮皮虾,另外还有近百斤杂鱼。“我是提前预订的,卖了3个月的冷冻海鲜,这回可有新鲜海鲜了。”李先生说。

  “这可是秋后的第一批海鲜,价格也比休渔期前降了1成,买回去一家人解解馋。”市民马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车限号,但他借车专程从汉沽城区来到渔港码头,买了5种海货,足足花了500多块钱,“大老远跑来一趟,得多买点,也给亲戚分分。”马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出海打鱼的渔船都满载而归,每条船打回的海产品平均500斤左右。

  “数量比往年有所上升,往年这个时候一条船也就打300斤左右。” 渔民唐先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小马力渔船,只能在近海捕鱼。小船的捕捞范围通常集中在离岸二三十海里的近海海域,每天随着涨潮出海,退潮前返港,而近海海域大鱼少,主要就是虾、蟹、贝类和小杂鱼。“也有大船出远海了,想吃大鱼还得等几天。”唐先生说。

  近期部分市民传言怕爆炸事故污染海水,而不敢吃海鲜。对此,有近30年出海打鱼经验的唐先生表示:“这些天我非常关注环保部门关于海水有无被有毒物品污染的权威发布。通过经验判断,今年捕获海产品未见异常,我们在近海打鱼,而且数量比往年还多。”(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