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宅基地改制试点激发农村活力 为农民增收

16.05.2017  03:23

  从杂乱无章的农家乐,到规划有序的乡村游,从人均收入8400,到如今的人均两万六。两年来,天津蓟县小穿芳峪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其中的动力,来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带来的政策红利。

  走进小穿方峪村,一个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完备的广场引人关注。村支部书记孟凡全指着一块活动场地告诉记者,这就是村土地利用规划之后建起来的。“原来这里是一个宅子,宅子之后就是这次退出来的,给大伙儿建了一个公园。刚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拆了,还有刚刚说的那个宅子也拆了……”

  两年多的“拆”与“建”,让村子起了很大变化。以前,随着人口和户数的增加,村民将自己的田地改造成房屋,房屋东一家、西一家,缺乏规划,使得耕地面积、生活面积大幅缩小,甚至影响了村民收入。

  天津市蓟州区区长廉桂峰告诉记者,过去村民都有自己的农家乐,但因为土地缺乏规划,当地的旅游产业面临不小的挑战。

  廉桂峰说:“它的发展条件比较好,所以这个村的村民,感觉这里经营收益比较好,不愿意进城。但是,现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家乐旅游,实际上已经增长乏力,村民也面临着土地资源、土地指标的约束,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这些挑战。”

  2015年,小穿芳峪村成为宅基地改制的试点,整个村子开始做集中规划。当地新建低密度住宅,将以前杂乱的宅基地都腾出来。村民想要离开的,可以拿到足够的搬迁费用去城里买房;不想离开的,可将原有的宅基地面积全部换算,作为股份加入以村为单位成立的旅游公司。这样整合了村庄土地资源,从传统的“一家一户”变成了企业经营。

  “他们家房子真好看,一晚上八千多是吧?一个院子,那很便宜啊。400块钱还包括吃。几千块钱包一个院,挺好。”在小穿芳峪村的一个农家乐,几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正在咨询价格,一个大院子,十八个床位,人均每晚400多。这里的农家乐靠近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经过村里统一规划和管理,环境整洁,还有丰富的吃喝玩乐配套设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环境变好,收入变高,大家干劲儿更足。村支部书记孟凡全说,干满三届,要让村民的人均收入翻七八倍。“2014年是8400,现在是两万六千七。我们这有九年规划,第一届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二届,具体创收一百万。第九年,我们具体创收是500万,老百姓人均水平六万六。”(记者高敏 实习记者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