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飞东方白鹳传回第一条信号:首日一切正常
17.11.2015 10:12
本文来源: 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 在被放飞19个小时后,昨天早上6点02分39秒,东方白鹳背上的定位仪传回了第一条信号:北纬38.77度,东经117.42度,高度151.9米,临界温度17.25度……看到这些不断回传的数据,天津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建民甚感欣慰:“重回大自然的第一天它过得不错,数据显示,一切正常。”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治疗与调养,护鸟志愿者在秦皇岛发现的受伤东方白鹳被成功治愈,并于11月15日在北大港万亩鱼塘被放飞。同时,天津日报出资为这只东方白鹳装上了定位仪。除了“埋”在背部的HQ038号定位仪,这只东方白鹳的右腿上还佩戴了编号为N45的红色环志。“红色代表中国,环志就是它的国际身份证,今后无论它飞到哪里,N45这个身份号码都只属于它。”王建民说。
据了解,定位仪每三个小时发回一次传输信号。从昨天上午三次回传的方位数据可以看出,被放飞后,这只东方白鹳并没走远,而且分析它的飞行高度和临界温度后发现,它的身体状况很好。“数据显示,目前,它仍在万亩鱼塘的南堤南岸,距离放飞地在1公里之内。接下来,它首先要去找它的‘组织’。现在已经有600多只东方白鹳抵达万亩鱼塘。它们将在这里‘休整’到12月中下旬,然后飞向它们的越冬地——鄱阳湖。我相信,明年这只东方白鹳还会带着它的这些小伙伴们回到这里。”王建民说。
本文来源: 北方网
17.11.2015 10:12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