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京津冀“手拉手,快步走”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依然是焦点。55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联名提案中,对于如何让京津冀“一家亲”,加快共同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委员们建议,首先,国家尽快出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三地规划应与区域总体规划衔接,克服同质化,避免无序竞争。尽快制定公布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指导目录、制定产业承接和疏解指导意见。其次,国家应尽快建立产业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三地间沟通协调机制和项目推动机制,协同研究制定区域内产业政策和措施,解决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布局和落地问题。完善利益协调与分享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跨省市投资、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科技成果落地等项目的收益分配机制。第三,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改革创新、通关一体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人才服务、社会保障等政策,为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配套环境。第四,继续建设好各类产业承接平台。加快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未来科技城合作示范区、津冀(天铁·涉县)循环经济示范区、曹妃甸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合作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以园区共建为支点,拓展“点——线——网络”的产业合作格局,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提升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
委员们建议,一是立足京津冀区域交通功能体系的一体化打造和提升,突出天津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承接首都门户功能和中转组织功能外溢需求,增强以天津为枢纽的国家运输通道布局和客货运系统组织。以京、津为中心,积极构建连通区域各涉区市、重要新城的综合交通网络,共同形成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交通组织枢纽。二是构建以天津港为中心的贯通港腹的交通运输通道体系,提升铁路集疏运比例,重点推进津石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完善天津市与冀西南区域的客货运输通道,推动天津港和我国北方两条重要城镇带——太中银、张呼包的铁路集装箱大通道的规划与建设,促进沿海港口、沿海城镇之间的协作和功能整合。三是建设京津两地间更为紧密的城际网络,带动周边城镇和产业发展。在既有京津城际基础上,尽快推动京津间第二条城际铁路的实施,带动以北京新机场为重要活力点的京津新兴城镇带和产业带发展。依托京唐曹城际,建设津承铁路,形成天津中心城区经宝坻、廊北三县、通州新城至北京中心城的轨道出行通路,同时辐射承德及冀北区域。在京津间形成天津直达北京中心城、衔接北京南北轴、东西轴的三条城际轨道格局,实现天津与北京空间结构的一体化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