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劝退的到底是谁?

28.04.2015  16:53

      据《河南商报》报道,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一名初二年级的女生因在日记骂老师被“劝退”,当事教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家长没有道歉”。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做出回应称,“经调查,家长和老师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误会,经调解,双方迅速达成谅解,学生已入班上课,学生家长都表示满意”。
      平心而论,我们每个人在做学生的时候,有谁没有私下抱怨过老师呢?有网友调侃:上学的时候天天“骂”老师,可毕业的时候却哭得稀里哗啦难舍难分,毕业后还要每年特意去看望当年被“骂得惨不忍睹”的老师。
      作为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正因如此才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抱怨老师,甚至是“骂”老师,无外乎由于课业紧张老师督促严厉、自身有缺点老师批评帮助等几个“很简单”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会很快理解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也会对当年的口出不逊深感内疚。而作为一位教师,则应该把孩子们“有理”甚至“无理”的指责当做对自己的鞭策,从中看出工作中的欠缺和方式上的不当,以此提高自己的水平。
      骂老师肯定是不对的,但需要各方面正确的教育。我们经常把老师比喻成母亲,试想又有哪位母亲会因孩子的顶撞而对其弃之不管呢?
      当这名老师发现有学生辱骂自己,一时冲动行为过激还可以理解。但此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恢复理性的教师仍然强调“学生家长没有道歉”,我们不得不惊讶于这名老师的心胸是多么的狭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人之量从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连基本的容人之量——甚至是包容一个孩子的心胸都没有,何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名教师和这所学校的负责人有没有想过,劝退一个学生会对其幼小心灵的伤害有多深、有多久?虽然有关部门表示双方已“达成谅解”,孩子也“入班上课”,但这能抹去此事对孩子心理造成的阴影吗?
      对这件事来说,该劝退的其实恰恰应该是这名老师。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