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孩子是否会阅读,看这七条标准!
阅读如此重要!
教育专家说、学校的老师说、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说、电视上的主持人说,可是对孩子来说他们的阅读行为就真的是阅读吗?
我认为孩子的阅读应该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阅读兴趣,6岁以前的小朋友阅读的目的都应该是这样子,好玩、有趣。
第二阶段:帮孩子利用系统的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第三阶段:理解阅读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自发自觉的爱上阅读。
很多家长存在的认识误区是这样的:
1.孩子在看书就是阅读。
2.孩子把一本书看完了,就会掌握阅读的各种技巧。
3.孩子读书多了,就应该会阅读理解、会写作文、语文成绩就能提高。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要想通过阅读帮助孩子达成一切目的和可能性,我们的家长就要真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兴趣、帮助孩子真的掌握阅读理解的系列技巧和方法,直到孩子爱上阅读并真的会主动的去阅读世界。
一个孩子在看书,他们是否在进行阅读呢?有这样几个简单的标准,是值得每个家长认真研究的。
1.孩子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追求书中有趣的故事、为了完成老师或者家长的任务、书中好看的图画、还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热爱?
2.在读书之前的思维过程很重要。 孩子拿到一本书之前,思维过程应该包括:我已经知道和这本书相关的知识有哪些?这个思维过程很多孩子都缺失,拿到书迫不及待的赶紧进入有趣的环节,缺少了主动思考过程的阅读效率自然不会最高。
3.真的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 很多孩子读完一本书,甚至连基本的复述完故事都不能,又怎么能说孩子真的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了呢?
4.学会通过图片来判断故事情节。 很多孩子喜欢的故事书中有很多图片,这些插图和故事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判断的方法也很简单,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选择性暂停,让孩子描述清楚书中的图片说的是什么内容?如果孩子不能,说明孩子融会贯通、猜测、归纳的能力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内容。
5.通过思维的活动联系前后文。 这可以通过让孩子复述故事、分析人物特点、分析中心思想来知道孩子的阅读能力,如果孩子读完一本书脑袋处于空白的状态,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样的阅读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来说帮助到底有多大呢?孩子一味追求的趣味环节,这真的不是阅读。
6.主动找出不认识的汉字和词语。 很多孩子阅读时,能够通过上下文猜测出不认识生字的意思,但是在阅读到生字的过程中,孩子是否有习惯通过阅读把不认识的汉字都找出来,并认识他们,这也是孩子是否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
7.坚持每天阅读。 很多孩子只读老师推荐的书、老师要求读的书、妈妈读给他们听的书,没有主动阅读,不会主动阅读,就算孩子真的认识了所有的汉字,这样的表现也算不得孩子会阅读。
七条标准。
是我对阅读的理解。
孩子的阅读有一大部分是粗读,孩子可以追求阅读兴趣。但是一定有一部分内容是精读,孩子要通过系统学习的方法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学习。
阅读兴趣、阅读前的思考、阅读过程中的前后关联思考、阅读结束后的总结和归纳、持续的阅读,这些都可以通过孩子在脑部的思维运转实现。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