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遭性侵少女的“抱怨”
百色助学网的主办人王杰因为涉嫌侵占助学金、性侵女童等行为已被广西百色警方逮捕。不过,王杰落网后此事件的一系列余波,举报人秋楚(化名)、受害女孩阿云(化名)面临巨大的压力。王杰募集的助学资金被冻结后,很多孩子无法拿到助学金,甚至有孩子开始埋怨秋楚。而阿云也因为警方的调查暴露了身份,无法再在家乡生活。
遭性侵少女的抱怨,指向的不是善良的举报者,而是当地政府的冷漠与无情,她们虽然在身体上避免了再度被性侵的悲剧,但她们被抛弃被无视的命运,却没有得到改变。 吴龙贵(《北京青年报》9月25日)
点评:暴露受害者身份,当地警方应承担什么责任?事发后如此之久仍未拿出办法,任由受害者心冷、贫困儿童失学,当地政府又应承担什么责任?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给公众一个交代。一个色魔落网,也让当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冷漠,甚至是冷血暴露得一览无遗。
老妈蜷缩后备厢家庭权利边界不清
拿出养老钱给独子买了SUV,怎料孙子嫌车里挤,儿子就让60岁的母亲蜷缩在后备厢里。查缉盗抢机动车的湖北省安陆市巡店派出所民警查获一起奇特的违规事件,感慨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儿子。令民警唏嘘的是,唯恐民警对儿子进行处罚的刘老太不断向民警求情:尾厢里蛮好、蛮舒服,可别为难我的伢。
围观这则新闻的人们义愤填膺,甚至不乏咒骂,但扪心自问,在孩子和老人之间,我们是否总是迁就孩子、牺牲老人?是否囿于亲情的牵绊,而无法在亲人之间树立起清晰的权利边界?
陈广江(《新京报》9月25日)
点评: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父母为了儿女子孙甘心“牺牲”自己,宁愿自己吃亏、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子孙生活得不舒服;又有多少老人,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会像刘老太一样“牺牲”自己蜷缩在后备厢?“后备厢”里满满都是“爱”,但其中更多的,是“溺爱”。
讹人标签不能随意贴
“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自9月8日起剧情多次变化。
面对一起起“扶不扶”事件,在事实真相尚未最终认定之前,网友与公众舆论别匆忙把质疑的目光和声音都锁定倒地老人,这既不客观也不理性。舆论想当然给倒地老人贴上讹人标签之后,不但妖魔化了老年群体和整个社会,消解了社会道德根基,让被撞老人遭受到二次心理伤害,甚至可能会演化为某些肇事者逃避责任的“保护色”,更不利于真正的好人善行。 朱永华(《法制日报》9月23日)
点评: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不让“扶不扶”成为全社会的心病,关键还是要通过法律手段,靠证据说话、按证据认定事实,同时及时、透明地向社会公布结果以消除公众疑惑。一旦事实认定,对于“讹人者”应依法追究其敲诈的法律责任;而对于捏造“扶老被讹”博得舆论同情的肇事者,更应依法严肃处理——唯有如此,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耄耋“喜儿”疯狂工作,留下的不止是感慨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塑造白毛女“喜儿”经典角色的老艺术家田华在耄耋之年,因为家中接连出现了四位重病患者不得不再度“疯狂”地接各种工作。
毫无疑问,田华是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曾经说:我是人民的演员,我要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币服务。她宁愿放弃两百万的广告代言,而去接一个只有一千元酬劳的婚庆活动。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在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时就不一定还会如此坚守,可能会让人放弃一些原本的东西,这会摧毁多少美好的东西呢?
“87岁高龄的田华忙”,正折射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和保障感还极为脆弱。 张绪才(《扬子晚报》9月25日)
点评:田华的遭遇,再次让“大病医保”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目前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沉重,一场大病,无疑就是一场家庭“大灾”。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往往是以弱者的生存状况为标志的。只有当每一个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不再因家人重病无钱医治而绝望,不再“因病致贫”时,国家才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