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十条”治乱象 小伙伴们不能网上任性
05.02.2015 11:54
本文来源: 新华网
天津频道 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自3月1日施行.规定共十条,对公众上网注册或使用的账号名称(包括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进行规范,明确规定网上昵称的“九不准”。规定的出台,引发了广泛关注。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规定》就账号的名称、头像和简介等,对互联网企业、用户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涉及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帖评论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使用的所有账号。“账号管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用户选择个性化名称的权利,重点解决前台名称乱象问题。”
为什么要规范网上昵称?网上昵称由谁规范?怎么规范?规范昵称是否意味着全网实名?对网友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闹心 靠昵称博眼球谋利益
“我们出台这项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广大网民的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表示,账号乱象已成社会公害,整治账号乱象迫在眉睫。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认为,早期互联网发展是支持完全匿名的,一开始就形成了账号名称“想用什么就用什么,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局面。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吸引用户,同时考虑其管理成本,往往注册流程太过简单,对用户信息的审核也比较宽松。
王四新表示,除了“博人眼球”,也有一些人通过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和审查漏洞,谋取一些不正当利益。“例如,微博刚刚兴起时,很多社会名人的名字都被抢注。还有人冒用相关机构或公众媒体,套用其口气,模仿其内容,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大量粉丝,以达到其商业或某些政治目的。”
本文来源: 新华网
05.02.2015 11:54
故
事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