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温暖“老兵之家”
05.08.2018 09:00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是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军心民心的大事。河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用贴心举措让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目前,河西区14个街道、147个社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已实现了重新挂牌和升级改造,初步实现办公场地和设施到位、专兼职工作人员到位、工作机制和制度到位、宣传氛围和服务环境到位、实体化运行保障到位。在东海街的“红色老兵营”,“红色老兵艺术团”囊括了合唱团、摄影组、书画班、巡逻队等,让老兵有展示才华的舞台;老兵风采展示栏,将老兵在部队的照片和在营地活动的照片展示出来,让每个来到“老兵之家”的退役军人都能找到归属感;由政府购买服务为街里75岁以上复退老兵提供家政、修脚、理发、助浴等居家服务,共有168人享受了居家养老服务。年逾七十的老兵兰荣珊大爷告诉记者,在老兵营,“感情上很温馨,生活照料很温暖,说明政府没忘了我们。”
退役军人1295人,其中75岁以上的有231人──和东海街一样,河西区的每个街道都有一本辖区内退役军人管理服务账,登记详尽,条目清晰。自去年3月成立复退军人联络服务站以来,紫金里社区居委会为社区里复退军人建立了台账,一人一表,对原来服役情况、复退时间、家庭情况、有何困难都详细登记在册;每逢“五一”“七一”“八一”,都会组织复退军人座谈,联络感情,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有困难的复退军人家庭提供帮扶,为就业困难的复退军人帮找工作,复退军人们也有了归属感和融入社区的参与感。“这些孩子们可没少花心思,逢年过节拉着我们包粽子、包饺子、煮元宵,参加不了活动的,还给你送到家里去。事儿不大,情可重,咱当兵时没想着要回报,可这份鱼水情得领!”76岁的郭学林大爷乐呵呵地说,自己也在街里报名当了志愿者。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回访、大慰问活动,送去八一慰问品和慰问信,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协调人社部门组织了两次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对于生活困难的、住房困难的,积极协调民政、房管等部门,办理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待遇。同时,各街道、社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站广泛开展以“送温暖、送健康、送光荣、送乡情、送祝福、送法律、送岗位、送技能、送项目、送政策”等“十送”为主要内容的拥军优属活动,解决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
“一方面,通过‘一会’即工作分析会、‘一图’即工作流程图、‘一栏’即社区宣传栏、‘一卡’即联络服务卡、‘一信’即八一慰问信的形式,我们畅通了退役军人联络、服务和管理的渠道,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增强了管理服务的实效;同时充分运用报纸、双拥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把党和政府安置、优抚、帮扶等优惠政策送到家,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社会的先进模范和典型事迹,宣传人民军队在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参与支持地方建设的感人事迹,提升了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越秀街的退役军人辛红平是银河文化社团联合会党委专职党务工作者,他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写串词、主持词,搜集整理社团所有文稿、影像资料,协助导演组进行拍摄,组织团队进行节目排练,组织联合会30余名复退军人排练了合唱节目《为人民服务》,还先后组织各种文艺演出10多次,宣讲4次。今年以来,他所在的联合会党组织成立了“红色氧吧”文艺小分队,定期组织社团赴军营、工地、社区、楼宇、养老院慰问演出,传播党的声音。“是党组织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的生活有了保障,现在能贡献我的绵薄之力,觉得特别光荣。”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05.08.2018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