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资公司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投融资平台

17.02.2015  12:50

  作为我市重要国有资本运作平台之一,公司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加强风险管控,统筹运作国有资本,全力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2014年,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114.5亿元,本部资产总额823.4亿元,所有者权益534.7亿元,实现融资190亿元,年末融资余额达263亿元。

  优化融资结构。一是 创新模式。公司发挥黑牛城道旧城改造项目聚拢作用,突出资源优势,以公司信用作担保,携建投、置业公司“整体授信”,争取招商银行、渤海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授信额132亿元,其中取得授信批复45亿元。 二是 拓宽渠道。公司获得10年期平安险资授信40.5亿元,当年提取17.3亿元。当年发行中票20亿元,私募债60亿元。 三是 加强风控。2014年,共取得银行授信134亿元,取得贷款资金92.8亿元,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水平。及时优化匹资与项目期限配融,做好资金平衡,优先归还利息成本较高贷款 10 亿元,节约利息 700 万元。

  提升产业布局。一是 信息产业基金撬动力显现。注入6亿元,支持其增资乐山电力,助推中环集团在我国西南地区布局百亿光伏电站。 二是 医药产业基金做大做强。完成天药股份退出工作,项目减持净额超过1亿元,国有资本运营收益丰厚;投资6000余万元收购普光医用部分股权,加强其股份制改造备战2017年新三板上市;追踪研究瑞达生物、磺达肝葵钠等项目,优化投资方案。 三是 津镕产业基金发挥作用。配合泰达国际增资渤海证券项目,年内收回本息9.1亿元;紧盯“齐鲁证券股权转让项目、重庆渝富集团转让西南证券项目”,与相关方建立合作关系。此外,积极研究论证新三板基金、水务基金、农业基金、中外合资基金设立方案,为后期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助力国企改革发展。 按照国企改革“三个一批”工作和国资系统实际,结合调整重组安排,配合支持金耀集团股权无偿划转至医药集团工作,医药集团注册资本由13.59亿元增至50亿元,为境外上市奠定基础;采用新设合并方式,整合重组一轻、二轻集团优质资源,实现轻工产业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筹措36亿元资金支持渤钢、劝华、立达等集团发展,有效缓解经营压力;筹措26亿元收购天津农商行、北方信托等金融机构股权。帮助国资系统相关单位优化财务结构,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