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两国智慧经验促进妇女赋权增能 ——中国妇女代表团出席中西论坛并访问西班牙随记
中西论坛性别平等圆桌会现场。
中国妇女报记者 孙钱斌
“谁有朋友,谁就真正富有。”在西班牙,听到最多的谚语,便是这一句了。谚语虽然简短,却深蕴人类文明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中西两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彼此的友谊,这使得中国—西班牙论坛十余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成为双方加深了解、增进合作的重要对话平台。
今年恰逢中西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4月20~22日,以此为主题的中西论坛第八次会议在马德里举行。中西论坛中方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和西方主席、西班牙前副首相索尔韦斯等中西各界嘉宾共300余人出席。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焦扬率中国妇女代表团出席论坛并访问西班牙。6场圆桌会涵盖城镇化、双边贸易、文化、教育、性别平等、中西语言等主题,对话、互动的讨论模式,使论坛气氛坦诚、活跃。
由全国妇联与西班牙卫生、社会服务和平等部合作举办的性别平等圆桌会安排在4月21日下午。自性别平等议题纳入中西论坛以来,圆桌会成为两国妇女界探讨平等与发展问题的机制性渠道。“中西性别平等法律”“劳动力市场上的妇女状况”“经济和商业领域的性别与领导力”等议题在既往的圆桌会上均有涉及,此次则聚焦“促进两性在信息社会中的平等”这个时下的热门话题,体现了议题设置的与时俱进。
“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环境,对妇女发展既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伴有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以时代的精神和现代的理念去把握和应对。”焦扬的致辞开宗明义。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女性占43.6%,中国经济也正迈向“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女性的教育培训、创业就业和利益表达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传统性别角色定型和性别歧视、性别暴力并没有在网络空间消失,性别之间的数字鸿沟也需要有效的措施去填平,而改变其背后的性别文化更离不开长期不懈的努力。
西班牙社会服务和平等国务秘书苏珊娜·卡马雷罗在致辞中,介绍了本届政府在推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暴力、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努力,强调了女性就业和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坦承妇女经济赋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政府性别暴力特别代表布兰卡·奥利弗主持圆桌会,与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西班牙妇女与机会平等局局长卡门·普拉萨和西社会融入基金会主任安娜·德迪奥斯等发言嘉宾,围绕议题展开对话。西中理事基金会秘书长全程陪同参会。圆桌会吸引了40余位两国各界代表,其中包括旅西侨界妇女代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