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消防集中整治与常态治理两个轮子一起转
天津消防网讯 辽宁是工业大省,曾经也是“火灾大省”,一场场大火把辽宁“烧急了”“烧怕了”。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火灾防控形势,辽宁消防安全工作怎样打开新局面?如何做到全省消防形势平稳,火灾指数稳中有降?日前,记者深入辽宁消防工作一线,寻找背后的答案。
消防整治敢啃“硬骨头”
“原先的交易大厅脏乱差,我们天天担心有火灾。你看现在室内像春天一样,市场秩序好,安全有保障,业主们老开心了。”在新建的沈阳水产批发市场交易大厅内,摊主杨晓慧说。
沈阳水产批发市场成立于1999年。“以前的交易大厅经过多年运营,消防管网逐渐老化,消防设备损坏严重,加上日常客流量较大、市场内部状况复杂,火灾隐患问题突出。”沈阳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长冯涛介绍。
去年6月,沈阳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依法将该市场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并书面报告政府挂牌督办。年底,这块影响消防安全的“硬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了,搬迁工作花费近亿元。
近年来,沈阳全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大消防”工作格局,全面开展“防火墙”工程建设,连续3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去年11月以来,辽宁各级公安机关共检查单位近40万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6.7万处,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773份,责令“三停”1653家,拘留174人。通过大力度排查整治火患,全省消防安全总体环境进一步改善。
构建社会化消防格局
大西街道地处沈阳市沈河区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电气线路老化。作为大西街道天光社区的一名安全员,78岁的苗立善大爷每天都会到社区里转悠几圈。谁家餐馆冒黑烟了,谁家的充电插座忘拔了,出租房里有易燃易爆物品了,他都会及时提醒,问题严重的还会上报社区。
除了像苗立善这样的志愿者,大西街道还为每个网格分别配备了巡防员、民警、社区工作者各一名,形成一支消防安全网格化宣传管理队伍。在沈阳,像这样的“小网格”有近1.6万个。
社会化消防工作也离不开宣传。本溪市有一位姑娘,从农村到城里亲戚家的小作坊打工,住在生产、仓储和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厂房里。结果深夜发生火灾,由于逃生通道被焊死,不幸被大火吞噬。后来,这一事件被改编拍摄成了消防普法栏目剧《火噬亲情》,由当地“消防老战友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来表演,极大地触动了当地百姓,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去年11月以来,辽宁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120场次,参与人数达340余万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40余万份,利用户外视频、电子屏播放宣传短片短语80余万条,在各级电视台播发公益广告21万条次。通过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火灾防控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实行最严格的主体责任制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老旧厂房较多,大量消防设施需要升级改造。辽宁石化企业也多,消防工作难点突出。尤其是近几年,辽宁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动频繁,由此引起的消防隐患不容忽视。
去年,辽宁省出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狠抓规定落实。去年底,又出台《辽宁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消防工作职责的具体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的18项、省消安委的14项、32个省政府部门的86项、领导干部的20项消防工作职责。该文件建立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副职和分管负责人“一岗双责”制度,强化部门领导的基本消防职责。文件还要求各级政府建章立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责任考核,通过严肃追究过错责任提高消防工作质量,形成“检查、考核、追责”长效机制。
辽宁省民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动与省公安消防总队联系,联合对全省宗教场所、电影院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