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4月13日02版刊发消息:“天津智造”迈向新高度
在日前举行的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由该公司研发的心脏支架,在全球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不仅摘掉了国产支架“仿制”的帽子,在全国逾800家中心应用,还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许可,开启中国国产心脏药物支架“征服”欧美的进程。应用中,更在促进愈合、降低血栓等领域,优于已上市的国内外产品。这只是近五年来,本市不断加快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开发出一大批“天津创造”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新成果的小小缩影。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16年,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三,其中科技进步环境指数跃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继续领跑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7件,全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突破600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
得益于本市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一项项自主研发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一批批天津科技型企业叫响国内外。2015年,天津市启动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高了对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最低奖励力度,对现金和股权奖励最低比例从20%提高到50%,曾束之高阁的项目被“激活”,开始释放出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转型的活力。
在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帮扶下,机械学院院长王树新教授团队凭借研发的“妙手S”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开展了我国首例国产机器人手术,在医院里为病人完成了胃穿孔修补和阑尾切除手术;内燃机研究所姚春德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技术”,不仅实现了柴油机超低排放和高效燃烧,推动了内燃机新型燃烧方式的创新,也为过剩的甲醇产能找到出路,为国家能源综合利用以及为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技术被国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全国14个省市得到应用。
这仅仅是开始,根据转化行动方案,本市将建设10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30家企业——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实验室,重点推动2000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培育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近现代中国工业史上,“天津制造”一直占有特殊地位,新中国第一台电视、第一辆自行车都曾诞生在这片热土。如今,在“中国智造2025”即将到来之际,“天津智造”又将乘着科技创新之“东风”,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