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屋”还能存在多久?——沈阳报刊亭现状调查
新华社沈阳3月31日电(徐扬、邹明仲) 从报刊亭买上几份报纸、杂志,是许多人的老习惯。可如今在沈阳,承载市民文化情感的“小绿屋”却所剩不多,它为何正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还能存在多久?
仅有80家开摊,报纸杂志销售遇冷
沈阳街头上,承载城市文化的小绿屋——报刊亭已并不多见了。据辽宁邮政部门统计,2000年,沈阳营业的报刊亭还有近300家,此后逐年减少,特别是2012年拆除了100多家。截至目前,全市仅有80家能够正常营业。
记者走访了解到,沈阳报刊亭的经营现状并不乐观,报纸、杂志近年来销售量下降明显,生存日益窘迫。
在皇姑区扬子江街上的一家报刊亭,53岁的陈颖经营这个小亭已有20多个年头了,谈到如今的经营情况,陈颖很是犯愁:“前些年,每月还能赚5000多元,可现在顶多也就挣2000元。”
辽宁省邮政报刊发行局总经理卞兴涛说,目前,沈阳市内报刊亭的经营收入普遍下降,位置不好的地段收入仅有1000元。
收入逐年下降,让不少经营者打起了“副业”的主意。记者走访了解到,报刊亭经营者们已不单单卖报刊,还卖饮料、雪糕、煮玉米……这些收入甚至有时成为全部收入中的大头。
眼看着利润下滑不见抬头,不少经营者打起了“退堂鼓”,他们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在亭里一坐就是近十个小时,亭内夏热冬冷,不少人的年龄已经偏大,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了。
“内忧外困”让经营捉襟见肘
辽宁邮政部门介绍,2012年,沈阳出于市容市貌、改造街路的考虑,拆除100多家报刊亭,还有一些搬迁至二三级街路。这次拆除后,沈阳的报刊亭由239家减至110家。
卞兴涛说,搬迁的报刊亭不少挪到了小巷子里,销售收入受到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刊物的出发点,往往出于便利,就近购买,而目前沈阳市内有些报刊亭却地点不佳。
除了搬迁外,报刊亭经营不景气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不无关系。30岁的上班族马涛原是报刊亭的常客,可如今,他只是偶尔才到报刊亭翻翻看看。现在手机里装了新闻APP,随时查看方便得很,漫画在网上也有免费连载。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新媒体的影响是造成传统媒体载体报刊亭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微博、新闻APP获取资讯,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在下滑,作为其载体的报刊亭收入下滑也就不足为奇。
辽宁邮政部门介绍,近几年来,随着沈阳报刊亭经营利润的下降,经营者们已经陆续退出了这一行业。沈阳现存的110个报刊亭中,有30个已不营业,处于“空亭”状态。
消失还是被改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报刊亭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窗,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道城市风景,不应该消失在市民的视野之中。
张思宁认为,虽然现在报刊亭生意不景气,但短期内仍有生命力。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习惯于原有的资讯获取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报刊亭甚至成为了文化记忆,难以割舍。
夏学銮说:“城市中的报刊亭,营造的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培养的是全民读书的习惯,对于这些文化载体应予以扶持,进而提高城市的品位,增加城市的人文味道。”
“特别是现代人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阅读往往碎片化,而纸质阅读更能让人细细品味,报刊亭适应了这种需要。”夏学銮说。
卞兴涛认为,对于报刊亭不该一拆了之,而应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应根据市场需求,在人群较密集流动的主要街路、社区、校园或地铁车站等区域增加报刊亭的摆放,让那些本应该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文化读物真正找到归属。
记者了解到,为了探索报刊亭的出路,已有不少城市对报刊亭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便民措施,可以代缴水、电费等等,有些报刊亭还安装了LED显示屏,播放一些商户的广告。
辽宁邮政部门表示,目前已在鞍山、抚顺等市报刊亭开展了代缴煤水电费、代售电话卡等便民业务,如果资金等条件允许,沈阳今后也将探索提供便民服务,打造文化报刊亭。(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