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近年来,酒泉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经过多年培育,目前已形成梯次布局、连环互建、加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格局以及服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科技支撑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市整合科技资源,狠抓园区建设,形成了梯次布局、连环互建、加速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格局,建成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我市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市科技系统积极组织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和以“建设50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组织50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群众、对5万名农民集中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惠民服务行动,全市下派科技特派员733人,培训农牧民5.3万人次,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以上,农业科技支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
我市还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促进科研成果和专利成果产出,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科技含量。经过努力,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3户、创新型企业达32户、科技型企业达105户。同时,积极支持市农科院、农技中心、林果服务中心、林科所、新能源研究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激发潜力、创新活力。
我市启动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修订完善了《酒泉市专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在保证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着重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增加授权量,优化专利结构,提升发明专利比重,2014年,专利申请量达1507件,授权专利340件。全市还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行动,查处假冒专利20件,有效净化了专利市场。
为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我市聚焦全市重大任务,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实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仅在2014年,全市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达20.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