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为何要“遍插茱萸”?
21.10.2015 10:54
本文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0月21日电(记者庞书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古代吟咏重阳的诗篇中,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疑是知名度极高的一首。那么,诗中所说的茱萸究竟为何物?为何要在重阳这一天“遍插茱萸”?
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者杜锋介绍,茱萸俗称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子形似羽毛,果实成熟后为深红或紫红色,具有浓烈的辛香气味和驱寒热、除风湿等功效。
“重阳佩戴茱萸主要是为了避邪。在古代特别是上古时代人们的观念中,‘阳九’是灾数,‘重九’则意味着凶上加凶,需要辟邪消灾。另外在古人看来,疾病与邪气密不可分,茱萸因为浓烈的气味和驱寒祛湿的药用价值,被认为具有辟邪祛疾的特殊功效。”黄淮学院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余全有说。
相关学者表示,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至迟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在西汉人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就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记载。西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中,也有“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的说法。到了唐代,重阳成为法定“三节令”之一,佩戴茱萸的习俗更加普遍,茱萸甚至有了“避邪翁”的“雅号”。
北京民俗博物馆学者解育君告诉记者,宋元以后,人们对重阳的关注重点,渐渐由避邪驱灾转向延年益寿。作为“避邪翁”的茱萸,其“风头”逐渐被作为“延寿客”的菊花盖过。不过,直到现在,在很多地方,仍然有重阳佩戴茱萸香包的习俗,甚至将茱萸放在房前屋后以保佑全家平安,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本文来源: 新华网
21.10.2015 10:54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