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激荡实体经济

23.02.2017  21:12

  新年伊始,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航运金融领域就传来捷报:北京企业民生信托旗下的租赁公司顺利完成了首单船舶投融资业务交割,还实现了租金回境。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也因此书写了国内船舶融资领域的又一大创新之举——攻下了通过信托基金在船舶资产领域进行投融资的中国第一单!在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杨海田看来,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天津在该行业的理念创新和服务创新一直走在全国最前面”,打开了头脑中的“津门”,自然也就打开了市场的大门。

  这只是本市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亮光一闪。

  三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天津“一基地三区”的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这也是赋予天津的新名片。本市以此为目标和动力,坚持大金融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贸试验区框架下的金融开放创新,致力于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理念先行。在前无先例的情况下,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保税租赁、融资租赁出口退税、离岸租赁、售后回租、联合租赁、委托租赁等多种业务模式,飞机、船舶、海洋工程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分别占全国的90%、80%和100%,吸引来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租赁业聚集区。到2016年末,天津融资租赁法人机构1174家,注册资本4941亿元,资产总额直奔万亿元关口。作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最直接的新金融业态,融资租赁已成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最大亮点。

  发展融资租赁,服务京津冀,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两大鲜明特色,也为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截至目前,央行对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金改30条”政策超70%已落地,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有离岸业务资质的银行总行授权天津自贸试验区分行开展离岸业务等十几项金融创新政策已开花结果,中新生态城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政策扩展到全市范围,累计确定了4批38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金融创新环境优势日益彰显:在这里,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家企业注册,每秒钟就有17000元资本聚集……

  记者从市金融局获悉,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到2017年底,金融创新运营试验区形成初步框架;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到2030年底,在引领全国金融开放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已经看出天津金融创新是在下一盘大棋,金融机构也因此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历史窗口期。”中国农发行天津分行行长王玉武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探索特色小城镇建设信贷支持模式,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大战略引来一只只“金凤凰”:在新区,中铁建、中民投、中海油、中节能等众多央企及大型企业纷纷前来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在市区,这几天津湾广场金谷大厦一楼迎来2000多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是来捷信上班的。作为中国首批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企,捷信毫不犹豫地将其北方客服中心设在了天津,春节后正式运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天津金融创新赋予了新的使命,捷信从中看到了机遇。

  “我市在金融创新方面还要推出大举措,”市金融局相关人士透露,其中之一是引导设立海河产业基金,以带动5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助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积极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和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