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防汛用上智能机器人:给下水管道做"肠镜"
开发区检测地下管道用上智能机器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今晚全媒体记者 郭熠 摄
开发区防汛用上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给下水管道做“肠镜”
开发区防汛用上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给下水管道做“肠镜” 郭熠 摄 |
开发区防汛用上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给下水管道做“肠镜” 郭熠 摄 |
今晚网讯(记者 郭熠)汛期已至,津城普遍降雨。昨天,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防汛检修队员们忙着排查城市下水管道。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今年用上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会钻洞、潜水的智能机器人。
“我们从6月15日开始,对开发区上百条下水道检修排查了一遍,如此高效率,全靠这个聪明的小家伙。”昨天上午,35岁的泰达市政工程师张浩指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机器人告诉记者,它叫“小爬”,身上装备高清摄像头、探照灯、流速感应器等智能仪器,能够潜入工人们难以到达的下水道深处进行检查。“就像医生给病人做肠镜检查一样,它是我们的‘眼睛’,能实时观测到下水管道的‘病灶’所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阻塞、破裂、密封不严、老化等问题,确保地下管网‘健康’,防止城市积水。”
记者看到,“小爬”的身体只有一个书包大小,重量却足足有10多公斤,4个比身体还高的大轮子十分醒目。“4只大脚拥有防滑、越障、水下驱动等功能,在错综复杂的管网中,就算小爬摔倒甚至翻跟头,大脚依然能驱动它前进。”张浩告诉记者,“小爬”头顶安装着12个探照灯,能够将黑暗的下水道照得通明,就算是细微的裂痕、漏水等隐患,也能及时发现。
在位于开发区泰丰路和第八大街交口的井盖前,工作人员将“小爬”吊下井中,它拍摄到的画面立即传输至地面检修车。此时,车里的张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随着“小爬”在管道中前行,它四周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以前管道出现问题,我们只能凭经验,用排除法划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类型,再破开地面修理,检修难度大、成本高,还容易影响交通。”张浩说,智能机器人能感应井下水流、360°全景观察管道、进行录像,这样就能精确锁定故障位置,有的放矢抢修,事半功倍。
一个下午,“小爬”监测了10多公里管道,清理了基础轻微阻塞,没有遇上大问题。“就算大雨来临,小爬也能潜入水中工作。”张浩说,他们每天都要给地下道做6个小时“肠镜”,到9月15日结束,确保市民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