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集团七场安全攻坚战 推动安全轨道交通建设

06.01.2017  21:05

集团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制定实施安全轨道交通建设纲要,奋力打响七场安全攻坚战,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打造安全队伍。 建立专职主导、兼职互补的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建设专职安全管理机构。二是组建兼职安全管理队伍。三是加强巡查队伍建设。四是全面推进安全工程师制度建设。在项目部一级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岗位,在班组、车站设专兼职安全员岗位,与集团及二级公司形成三级安全管理队伍体系。

完善制度标准。 建立“上下衔接、覆盖全面、流程顺畅、管控有力”的制度体系。查找不足和短板,进一步优化制度流程,确保业务、过程、风险管控全覆盖。加快制定集团安全管理和作业标准。加强安全标准执行力建设,健全安全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机制,逐步形成安全标准明确,管理制度科学,操作流程清晰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格局。

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落实集团《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理办法》,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安全责任。二是深化安委会管理,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理清安全责任界面,明确主管生产领导和分管安全领导的安全责任。四是编制岗位安全手册和作业指导书,实现安全压力传递和重心下移。五是构建安全追责体系,倒逼责任落实。

抓好安全检查。 制定《安全生产双随机两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安全工作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集团及所属各单位对所属基层单位进行随机监督抽查,重点是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频发单位,及时公开检查结果。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坚决、问题整改不彻底,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责,严肃处理。

强化风险预控。 针对事故风险源,安全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方案,建立风险辨识、评价、防控机制和管理标准。集团共梳理3166处风险源,分为四级风险源分类管控。对重大风险源坚持论证制度,一般风险源要求制定技术措施,明确管控责任。目前,地铁建设工程实现了“124”风险管控模式,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出台了《工程建设重大环节安全质量管理办法》,成立四支专业化应急队伍。

加强隐患排查。 一是隐患治理关口前移,减少运营期隐患。二是建设隐患排查系统和治理平台。三是推动隐患治理常态化,把隐患治理纳入工作重点,成立巡查队。同时,利用隐患排查系统实施全覆盖不间断监控,及时发现事故苗头,遏制事故发生。

加强应急管理。 一是组建专职维修抢险队伍,实现专业化、高效率。二是进一步修订集团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形成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三是夯实应急装备及物资保障,购置、改造、研发设备。四是优化培训和演练,提高网络化条件下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五是加强与建设、交通、应急、安监等市有关部门联动,形成一体联动、快捷高效的应急机制。(轨道交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