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深耕海洋产业,蓝色经济再升级

14.01.2015  14:31

          2014年以来,新区坚持以蓝色经济发展为主题,蓝色经济各项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2014年前三季度,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完成43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15%,比年初提升2.3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各区市首位。预计2014年全年完成海洋生产总值580亿元,增长17.7%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左右。

  船舶海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4年以来,新区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制造水平,增强项目总包能力,产值实现了逆势增长。

  1~11月份,新区船舶海工产业完成产值236.5亿元,同比增长9.8%。

  新区聚集了包括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等一批大型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各类配套企业100多家。

  2014年,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公司制造的业内首例25万吨级矿砂船“山东和谐号”正式交付。青岛海西重机公司完成了合同金额近3亿美元的港口装卸设备一次性交付,这标志着国内海工装备首次实现了港口装卸设备的“批量化、多类型”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4年,新区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摆在突出位置进行培育,依托特色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通过政策资金扶持,新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蓝色经济中的优势日益彰显。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完成产值49.7亿元,同比增长16.8%。

  新区集聚了明月海藻、聚大洋海藻、国风药业、东海药业等一批海洋生物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

  2014年,明月海藻公司实现产值20.5亿元,海洋医用新材料实现了批量生产,聚大洋藻业集团在青岛蓝海股权成功上市,东海药业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过去一年,海洋生物骨干企业成绩斐然,拉动区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滨海旅游业创收过百亿

  得益于天然的山海资源,西海岸新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滨海度假目的地,加快建设地方特色商业、餐饮街区,增设和优化公交巴士线路、探索旅游新通道,滨海旅游业发展正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提升。

  2014年,新区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滨海旅游业实现了快速稳步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区累计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康大豪生酒店、鲁海丰休闲海钓基地、涵碧楼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投入运营,“掌上西游”、“游山游水”等网络旅游信息营销平台相继建立。

  此外,过去一年中,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东方影都被列入省十大文化旅游项目,城市阳台、青岛野生动物园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新区还成功举办了青岛西海岸“海上世园会”、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灵珠山菩提庙会等旅游活动。

  下一步,新区相关部门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扩大产品整合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更多满足游客需求、拉动旅游市场的特色旅游线路,将“游黄岛”做成四季可游、四季可火的系列旅游产品。

  现代海洋渔业呈现日益多元化

  为充分开发利用海域滩涂资源,新区积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不断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渔业发展模式。

  2014年,新区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01.7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值71.1亿元,同比增长23.4%,鲁海丰、金城远洋、中泰等远洋渔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注册远洋渔业企业10家,发展远洋渔船40艘,其中已建成并投产24艘,新发展16艘,规划建设6个1045.1公顷海域人工鱼礁区。

  新区通过实施标准化认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和品牌包装宣传,提升区内渔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截至目前,新区共获得“泊里西施舌”、“灵山岛海参”和“琅琊玉筋鱼”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3个;“鲁海丰”等“山东省著名商标”3个;“瑞滋”等“青岛市十佳水产品品牌”5个、“贡口湾”等“青岛市优质农产品品牌”3个、“青岛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胶南市渔业十佳品牌”及“提名奖”共20 个品牌。

  此外,新区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工作,目前全区共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36家,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品牌37个,有机水产品品牌15个,建设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0家。

  航运物流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物流业被列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发展战略。

  对此,新区加快推进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山高北部货运市场、宝丰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等项目合作,筹备组建物流信息联盟。加强港航物流服务,建设董家口港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国投贸易粮油市场、青建国际机械交易平台、青岛商品交易所等公共服务平台。

  2014年,新区预计完成港口吞吐量4.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3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5%。前湾保税港区完成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二期工程,成为全国首个具备滚装船运输、集装箱运输、客货班轮运输于一体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此外,董家口港建成泊位21个,11个已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