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成为加工所驱动科技创新的担纲力量

28.01.2015  17:14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筑巢引凤,铺路搭桥,让青年人才成为了驱动科技创新的担纲力量。

  据介绍,加工所近年来瞄准国内一流高等院校,放眼国际顶尖科研机构,重点引进千人计划学者、杰青学者、百人计划学者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大幅度引进急需专业、空白专业、新兴专业、适岗适用人才99人,占全所职工总人数64.7%,35岁以下青年人才超过90%,其中辛凤姣博士担纲了生物酶研究与应用战略新兴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成为中国农科院唯一30岁以下团队首席;有28人担任了创新工程团队骨干专家,42人担任研究助理,先后15人晋升副研究员,4人被破格聘为副研究员,7名优秀管理人才被提拔或破格提拔为处级领导干部,16名青年管理人才通过考核被聘任为创新工程各类岗位。一举扭转了研究所行政与科研倒挂、青年与中老年倒挂、博士生与本科生倒挂的局面,为加工所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而这些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以国家需求、科学前沿、社会责任为己任,以舍我其谁的气魄,自觉投入到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滚滚洪流中,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63人次担任973项目、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课题负责人,占全所科研项目的比重超过60%。在2014年加工所获得的16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有56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铃薯主粮化项目的张苗博士在首席科学家带领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在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中试及产业化技术攻关以及马铃薯馒头品质特性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研究等方面做出关键突破;粮油加工团队的刘红芝副研究员围绕粮油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潜心科研,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2项,科技奖励7项,2014年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张泓博士及其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团队在传统主食、菜肴和马铃薯主粮化等领域研发技术、装备和产品50余项,年授权发明专利超过20项,填补了国内学科空白;整建制引进的关文强教授及其团队,填补了加工所在鲜切菜保鲜加工领域的空白;刘阳研究员领衔的生物安全创新团队不仅2012年创造了小所、弱所、年轻所也能主持代表我国基础研究最高水平的973项目的奇迹,还在2014年成功主办了国际真菌毒素大会,并签署了20多项国际合作协议。

  问渠哪来清如许?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说,业以才兴,必须创新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助人成才。加工所坚持广泛网罗,唯才是举,建立了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录用机制和“以需定岗、以岗定员、双向选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管理和合同聘用机制;坚持分类考核、动态考评、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按照岗位性质,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主线”的动态分类评估体系;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建立了一套“以业绩为导向,向关键岗位和突出贡献者倾斜”的四段式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正是机制的创新,点燃了青年人才的激情,鼓足了青年人才的干劲,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工所大胆尝试、深化现代院所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戴小枫表示,人才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工所将继续先试先行,秉承不看年纪看能力和不看资历看实绩的理念,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的环境和文化,为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