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农业信息第九期
02.09.2017 13:46
本文来源: 农业厅
1 、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以服务农业农民为根本,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带动更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农业农民、创新发展方式、注重服务质量的原则,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着眼满足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需要,在7个关键服务领域发力。一是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二是农资供应服务。三是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五是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六是农产品初加工服务。七是农产品营销服务。要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各自的优势和功能。同时,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各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形成的“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农业共营制”等农业生产托管形式,把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推服务方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领、项目推动等措施,加大支持推进力度。 2 、 新季玉米上市后质量会如何 市场流通的16年玉米已经寥寥无几,国储陈粮的拍卖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这些情况都没有能够阻挡贸易商们对新季玉米关注的热情,目前来看,江南一带主产区的新季玉米已经开始上市,尤其是江苏一带,一些地区已经有大量上市的趋势。近期以来,从全国各省新季玉米的上市和市场流通量情况看,在华北一带,新季春玉米有零星上市,且质量一般,但当地贸易商反映,当地新季玉米长势强于去年,目前零星上市的春玉米也是小商小贩随收随卖,没有明确的购销定价,而在非主产区一带的情况则是各不相同,目前,湖北的春玉米已经基本售罄,整体的质量强于去年,但是陕西,甘肃那边目前也只是零星上市,质量虽然比去年好点,但是上量很少,种植面积不大,所以今年新季玉米上市后的质量会好于去年。一是大部分地区防治得当,长势较好,基础条件稳固。二是今年上市后而质量好的话会给粮食行业人士带来一定的益处。 此外,今年由于东北粮粮库没有托市保护德美亚品种的玉米,加工企业也不愿意去收购,所以今年黑龙江的玉米改变了种植种子,选用质量高的种子种植优质玉米,玉米质量如果不出意外,定会好于去年,对进口玉米这个“鸦片”也是一个有力地抵制,使的进口玉米“难嚣张”,这也给了黑龙江的农户和贸易商心理一个良好的慰藉。 3 、 小麦新一轮上涨行情全面来袭 8月中旬以来,受流通粮源减少、需求回暖的影响,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稳中有涨,且上涨范围有所扩大,目前面粉厂小麦收购价在1.23-1.25元/斤。从当前小麦市场来看,利好因素可以说在逐步聚集,市场的购销格局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尤其在流通粮源减少,需求渐趋回暖的背景下,后市的小麦价格有望继续稳中走强。一是产区麦价稳中有涨,上涨范围有所扩大。二是收购量高于上年同期,市场粮源下降较快。三是面粉迎来季节回暖,需求增加提振市场。四是临储拍卖延续低迷,成交仍处较低水平。 市场认为,随着新麦后熟期的结束,制粉企业对临储小麦的采购意愿仍会进一步下降,预计8月份储小麦拍卖交易难有大的变化,成交将会继续维持较低的水平。 4 、 棉花市场: 呈现近弱远强格局 近期,郑棉指数临近14500元/吨支撑后止跌,围绕14500—15500元/吨缩量整理。从合约间表现来看,受新旧供需预期、相关政策变动影响,棉花市场近弱远强分化明显。 (1)抛储到期和轮入预期存在。8月底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应相对宽松,9月后有阶段性趋紧预期,支撑主力市场阶段性向好。7月下旬以来,市场主要被两个消息困扰,一是后续还有41.4万吨的新疆储备棉公检计划。二是抛储可能延期,理由是7月中旬储备棉竞价销售成交率一周有三日以上超70%。此消息缓解了供应担忧,令市场运行平稳,后续新疆储备棉投放加量预期下,8月底前棉市或难摆脱弱势振荡格局。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抛储是否延期。7月中旬的状况还没有完全达到国家之前政策规定的延期条件,市场很可能会在8月底如期停止抛售。所以从合约间来看的话,1709合约相对偏弱,1801合约则相对偏强,1709与1801合约价差仍有一定的回升空间,按照交割规则修改后较往年下降400元/吨左右的预期来看,价差极值大概在600元/吨。 (2)国际市场供应恢复,棉市承压。今年尤其是3月以来,随着国内抛储展开,进口优势下降,进口逐步有所放缓,6月进口继续收敛为7万吨,低于5月进口棉花的数量9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6月之后内外棉价差走升,目前国内3128棉花价格为15858元/吨,1%关税进口港口提货价为14644元/吨,滑准税进口价为15674元/吨,进口优势开始显现,对外棉亦有阶段性提振。棉纱方面,目前国内C32S棉纱价格为23020元/吨,印度C32S到港提货价为23240元/吨,越南C32S棉纱价格23210,乌兹别克斯坦C32S棉纱价格23200。内外普纱价格基本持平,相互约束。 目前来看,国际市场新棉生长形势尚可,供应呈恢复预期。国内市场最终可能还是要面临输入型及抛储压力,总体涨势受限,从9月、10月库存水平预期来看,棉价尚难有效突破前高。 5 、中国花生阵地缘何没有“失守” 花生阵地没有“失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从1995年开始,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我国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大豆净进口国。目前,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已经达到85%以上。 中国花生在种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国内花生的育种、栽培、深加工都能做到全球一流水准。中国、美国、阿根廷是世界三大花生出口国,占全球花生出口总量的80%左右。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年出口量70万吨左右。2016年,我国花生总产量为17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2017年全国总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比2016年增加13.0%;种植面积8100万亩,比2016年增加11.3%。世界花生单产由1985年的85.9公斤/亩增加到2014年的118公斤/亩;中国花生单产由133.5公斤/亩增加到2014年的238.5公斤/亩,超过世界平均单产的2倍以上;中国花生产量由1985年的675.3万吨万亩发展到2016年的1729万吨,增加了156%。中国形成了一整套花生的基础科研体系、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学研体系。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共23个岗位科学家,27个实验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种质改良分中心3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部野外观测站1个,国家花生种质资源圃2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学家育成花生品种312个。打响花生“保卫战”在花生“砥柱中流”的背后,还有一家企业31年的坚守,山东鲁花集团,这家位于山东莱阳市的企业,31年来默默守护中国农业领域的花生“阵地”。如今的鲁花,已经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230亿元。鲁花在全国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230多个销售分公司,2000多家专营代理商。2013年以来,鲁花农业科技公司联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参与研发成功了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的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10多个,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发展30000多亩,并计划在2-3年时间内发展基地1000万亩,致力于优质花生基地建设,促进高油酸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高油酸花生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十分明显,目前,高油酸花生的国际价格比普通花生每吨高出2000元,在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每亩花生增收300-500元;适合中国国情,可更有效利用土地。大量瘠薄干旱的山岭沙化土地都是优质、高产、高效益的花生适种区域。这些瘠薄的山岭沙化土地一旦得到有效利用,便可迅速变废为宝,成为解决中国油脂短缺的大油田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 6 、 秋肥开始冲刺 磷肥或成市场最大“黑马” 进入8月,北方地区进入备肥“冲刺”阶段,各地经销商也开始积极备货,但是部分经销商发现往年供应过剩的磷肥市场呈现出供应紧张的局面,受环保压力、产品结构调整等的影响使得磷肥产能释放受限,市场供应量少于去年同期,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出口增加,使得国内磷肥市场回暖。 (1)环保压力影响产能释放。进入8月份,各地经销商一改前期观望的姿态,开始积极备货。华北地区二铵到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型磷肥企业承受了很大的环保压力,使得开工率下降。在环保要求下,部分装置需要整改,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到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2)产品结构调整减少供应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一些企业除了有意识地控制产量外,还积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部分工作也减少了磷肥市场的供应量。磷肥行业确实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整体产能过剩很严重,如果大家都敞开产能来干的话,只会让市场越来越糟糕。只有积极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把一部分磷酸用作基础化工原料,而不用它去生产化肥,才会减少市场供应量。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的原因,目前二铵市场供应比较紧张。 (3)磷肥价格会持续坚挺。受环保、产品调整、出口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磷肥市场供应趋紧,与此同时原料价格上涨、复合肥企业需求旺盛都成为磷肥市场的利好因素。今年磷肥工厂也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涨制约,生产压力很大。首先是煤炭价格持续坚挺,而且采购难度增加,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合成氨的成本和产量;其次硫磺的价格持续坚挺,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磷肥后市将持续保持坚挺,其中一铵产品受复合肥企业需求的影响,其价格在8月底之前会持续坚挺,二铵的市场情况会一直持续到9月底,届时市场会转向东北和西北。 尽管市场暂时出现阶段性供货紧张的局面,但是由于我国磷肥产能依旧处于过剩状态,所以市场的总供应量仍能满足需求,况且目前尚有一个月的时间留给经销商备货,所以秋季用肥仍有保障。
本文来源: 农业厅
02.09.2017 13:46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在农机等七领域拓展服务范围
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在拓展农机服务范农业机械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