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农业信息第八期

02.08.2016  18:38

 

1 聚焦绿色高产高效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7月27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推进落实会,交流各地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做法和进展,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主动作为,各地要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明确创建目标、拓展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层次,着力打造高产创建升级版,示范引领种植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要围绕“三创”,把握好创建的方向目标。要创新思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粮棉油糖生产的全过程。要创立模式,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突破制约粮食生产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和效益瓶颈,集成组装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模式。要创响品牌,做大做响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品牌,打造成农业部门展示新技术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和基层农技人员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要注重经营方式、服务方式和组织方式创新,围绕“三引领”,增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的带动力。一是标准化引领。实现田间设施、栽培技术和管理服务标准化,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二是技术集成引领。组织专家开展协作攻关,力争单项技术有突破、技术组合有创新,实现高产高效统一、生产生态协调。三是服务方式引领。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提升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要求高、任务重,要狠抓落实到位,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资金落实到位。三是措施落实到位。 2 国内玉米市场“风起云涌” 华北价格走势“三特征” 华北地区因无临储托市,其玉米价格走势更接近市场化,波动频率与波动范围也更加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晴雨表”。今年是国家取消临储政策的第一年,国内玉米市场“风起云涌”,华北玉米价格更是呈现出一系列与往年不同的特征。 (1)华北价格走势“三特征”。一是价格整体偏低,主要是受制于国家高库存压力以及去库存预期,加之玉米从政策市向市场化改革,玉米价格走低成定局。二是阶段性行情波动剧烈,主要表现为5月下旬至6月份期间华北玉米价格阶段性大幅反弹。三是下跌通道提前启动。往年多在8月之后甚至10月份玉米价格才开始呈现下滑态势,今年该时间拐点则出现在6月下旬。(2)华北市场现状。目前华北玉米市场现状可以用“区域间流通不畅,整体供应格局偏松”来形容。因区域间价格相差不大,华北各省之间粮源流通不畅,各区域粮源主要供应当地周边企业以及流向南方销区,这也导致个别地区价格走势呈现一定差异。(3)后市行情如何演绎。一是下游需求是否存在转机。6-7月份南方持续降雨对饲料养殖需求以及同样对深加工产品走货均产生一定抑制,近期降雨天气有所减少,或对产品走货形成利好。二是国家去库存力度会否进一步扩大。截止到目前定向拍卖总成交数量为897万吨,分贷分还临储玉米拍卖总成交数量位297万吨,加之前期传言临储转国储玉米投放2000万吨,目前国家泄库总量约为3194万吨,玉米剩余库存仍旧较高。 综上所述,华北用粮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足,下游需求持续欠佳,玉米供需格局维持宽松,短期内缺乏利多因素提振。随着价格持续下跌,部分贸易商出现亏损,企业上量放缓,东北轮换玉米入关受阻,当地基层余粮有限,后期价格继续下跌空间或受抑制。东北地区在政策粮供应主导下价格逐渐向拍卖价格靠拢,间接对华北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因此,短期内华北玉米价格上涨动能不足,下跌空间有限,后期或将维持弱势震荡走势。 3 小麦“囤粮赌市”加剧 谨防价格波动风险 由于今年小麦在生长期及收获期受灾较重,导致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产量下降,小麦价格看涨预期有所增强,市场“囤粮赌市”心理加剧。 从当前市场来看,对后期质优小麦温和上行的预期是基本认可的,但价格能否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尚难判断。目前夏粮集中收购已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小麦市场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稳为主流的一直没有改变。尽管9月份以后,面粉市场消费将会走出淡季,制粉企业采购量或会增加,但处于“寒冬”期的加工企业需求能否支撑市场仍需时间的检验。 (1)小麦市场潜在市场压力高悬。由于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尤其政策调控下的小麦价格大幅波动的几率很低,囤粮赌市的心理会冒着很大的市场风险。首先,新麦减产难以影响供需大局。2016年全国夏粮总产量减少1.2%。虽然夏粮产量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属于丰收年。2016年全国小麦总产量预估同比减少0.77%,这是我国小麦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后首次减产。而从中华粮网近来发布的小麦供需平衡数据来看,预计2016/17年度小麦总供给量为2345亿斤,总需求量为2223亿斤,本年度新增供需结余为122亿斤,预计期末库存为1585亿斤,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格局。尽管今年新小麦产量略有减少,部分地区小麦质量也差于往年,但小麦市场总体供大于需的形势没有改变。其次,政策粮充裕去库存压力仍存。由于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连续增产,政策性小麦库存始终处于较高位置。截至当前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仍在3800—3900万吨之间,同比高出1890—1990万吨。上年收购的2079.25万吨托市小麦尚没有出库,今年市场预计政策性小麦收购仍可达到1800万吨左右,潜在的市场压力始终存在。 (2)今年收购没有高峰收购。7月份以来,随着国家小麦托市收购力度不断加大,尽管主产区新小麦收购进度有所加快,但整体同比仍显偏慢。往年河南是小麦收购的大头,但今年由于小麦质量问题,收购的高峰一直迟迟没有出现。虽然目前主产区已全面进入临储收购模式,但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低仍是托市收购难以大幅提升的最主要障碍。由于市场符合质量的小麦数量减少,今年国家小麦托市收购总量或会低于上年。由于今年小麦收购形势复杂,市场贸易机会把握难度较大。贸易商汲取上年教训,收购心态谨慎。制粉企业由于运行状况不佳,收购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大多均不愿做多小麦库存。由于市场预计今年夏收新麦整体收购量将会较往年减少,这就预示着后市依然会有相当数量的粮源滞留于流通领域,特别是大量的低质廉价小麦流通于市场,势必将会拖累小麦市场的整体行情。 (3)“天花板”效应将抑制小麦价格上行幅度。小麦市场自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国家已经连续7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受此支撑国内小麦价格底部重心不断抬升。2015年之后连续两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停止了上调,这对市场的直接影响就是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减弱,因此市场对2017年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政策预期也不会高。如果来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出现下调,无疑小麦市场的重心将会下移。市场对其后市的行情也难持高的预期。今年的小麦夏收市场出现开秤就疲软的现象,并且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7月份以后,随着国家在主产区托市力度的加大,北方麦区小麦价格稳中小幅上涨,而南方麦区由于小麦质量偏差价格依旧低迷偏低。而虽然后期符合质量的小麦价格有望继续稳中上行,但空间不会大,国家最低收购价“天花板”效应将会抑制小麦价格的上行幅度。被市场一直看好的优质强筋小麦,今年夏收以来其表现也并未引起市场过多的眼球,上年市场抢购优质小麦的现象今夏并没有上演。尽管市场供应缺口的预期仍存,后期行情也多被看好,但因国内外小麦价格价差较大,进口的增加将会制约国产优质小麦的价格上涨空间。7月份以来,主产区优质小麦市场价格总体虽稳中略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整体下降。 4 8 月磷肥秋储市场能否顺利开启? 国内 一铵 市场零星签单,场内农需仍值传统淡季,厂家报价继续下滑,已至1600-1750元/吨,实际成交价格则在1500-1720元/吨。分析原因如下:(1)原料价格弱势下行,其中硫磺市场尤为显着,难对一铵市场形成有效撑力。(2)国际市场方面,中国一铵主要进口国巴西、阿根廷到岸价格虽挺稳,但是单成交总量偏低。(3)7月国内农需仍值传统淡季,市场有价无市,加之多地受持续降雨影响,导致市场库存积压严重,部分企业为减少库存压力,继续让利接单。 (4)国际粮食价格继续低位徘徊,打击终端用肥热情。综上,目前一铵市场新单成交价格仍出现小幅下挫局面。2016年8月,伴随下游 复合肥 工厂装置开工陆续恢复,一铵市场或将迎来下游首播原料建仓,届时铵企新单走货量将现增幅,但因为场内前期低价货源充斥,加之规模企业主要用肥区异地库货源充足,价格方面恐无明显建树,就湖北地区55%粉状一铵来看,1600元/吨左右的主流承兑出厂签单价格或将成为主流。 
  国内 二铵 市场零星发运订单,场内货源主要去往华东、华南、西北领域,部分厂家为降低库存压力,继续让利接单。截至目前,国内64%颗粒出厂实际成交价格已跌至2000-2080元/吨承兑。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原料价格震荡下行,短时难逆走跌之势。(2)二铵内、外价差依旧较大。中国港口离岸底价 330美元/吨,折合出厂价格在1850元/吨左右,中国二铵进口大国印度、巴基斯坦,旱情严重,且两地继续受到国内库存高筑及 化肥 进口补贴政策等印度影响,国际需求不稳定性因素叠加,国际买方持续做空中国二铵价格。(3)部分地区遭受洪汛灾害,影响企业港口发运进度,导致国内局地货源积压严重。(4)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农民购肥热情度偏低,全球范围内 磷肥 需求量明显下滑。(5)同质产品复合肥价格弱势下行,打击二铵企业挺价信心。据预计,8月国内秋季小麦备肥陆续启动,场内新单询盘将陆续增量,但考虑市场低价货源充斥,秋储新单价格方面恐难有明显改观,就湖北地区64%颗粒二铵来看,2000元/吨左右的主流承兑出厂签单价格或将成为主流,港口方面规模企业联合保价,中国港口离岸价格或继续稳定在330美元/吨左右。 5 国内棉价继续上涨 据有关方面监测,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2596元/吨,环比上涨1.6%;新疆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12260元/吨,与上月基本持平;郑州棉花期货9月合约结算价13154元/吨,环比上涨4.7%;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9月合同均价12925元/吨,环比上涨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