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农业部门深化技术服务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8.04.2017  18:42

      近几年,天津市静海区农口部门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以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引导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结构,增收益,助推全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气温的回升,静海区邵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田里,农机手们已经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籽用南瓜的播种。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科副科长刘均革介绍说,这个新品种是在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之后,去年进行了小地块的实验性种植。

  即便是除去土地承包、籽种、施肥、浇水等成本性投入,种植籽用南瓜的收益也是玉米的两到三倍。因此,今年静海区农口部门以部分合作社为试点,提早种植,仅是邵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就种植了一百亩。一直跟踪服务的静海区农乐制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王民说:“咱尽量的提前播种期。早春播种,在进入高温高湿的阶段咱就采收了。”

  邵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邵印表示:“假如说,在咱这边确实能达到预期的产量,价格又好,而且又好卖,咱就可以来年多种些。”

  位于大邱庄镇的富水农机专业合作社眼下也特别忙,农机手们每天早出晚归,根据区农机部门的要求到其它乡镇进行深耕和激光整平作业。为了增加合作社收入,今年他们又购进了四台大马力旋耕机械,目前区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正在帮助安装全球高清定位系统。静海区农机发展服务中心管理科科长李剑表示:“深松和激光补贴是享受政府补贴的项目,深松过的土地能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合作社负责人王福忠说,紧抓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村里一改过去小麦、玉米当家的局面,建起了五百亩的冷棚,并依托村里的深加工产业,实现了种植结构的按需调整,在增收上做足文章。(记者 刘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