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在环境治理中寻求绿色发展

05.10.2017  13:47

   天津北方网讯: 8月份,一场为期8个月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在静海区全面打响,“散乱污”企业整治、散煤污染治理等“八大战役”,将推动该区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根本转变。

  “环境污染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静海区区委书记蔺雪峰坦言,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不是对立方,要不回避、迎着上,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保护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突破围栏,倒逼调整

  在经济新常态下,吃资源老本的传统产业日渐式微。面对环境倒逼、市场拷问等现实考验,如何让传统产业突破围栏,焕发新魅力?

  作为国内备受瞩目的明星级新能源项目,位于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的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正加紧施工、稳步推进。目前,基础建筑已基本完成,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近期进行试生产。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投入运营后,将成为集钛酸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纯电动商用车和乘用车、储能系统及电机电控集成系统、充电装备等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纯电动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约150亿元,为静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造提供强力支撑。

  实行“圈区管理”,强化环境约束;淘汰落后生产力,解决“小散乱”问题;以优质新能源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推广“互联网+”技术,完善电子化交易模式……这是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坚持绿色集约发展的诀窍所在。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90余家,年处理加工各类再生资源15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矿产”基地。

  今年8月,该区主动策应国内建筑领域节能减排降耗需求,申报了子牙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致力于研发生产钢结构建筑材料,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

  “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大邱庄地区的钢材加工业提供下游市场,化解过剩产能,同时拉长产业链,催生孵化众多新型产业。”子牙环保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博向记者介绍,按照区位优势,产业基地的投产能为雄安新区的装配式建筑提供支持,使静海真正成为天津对接、支持、服务雄安新区的有力支撑。

  传统产业“跳龙门”,新兴产业“唱大戏”。在对接支撑子牙装备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以有色金属加工和钢轧延业为主的大邱庄镇也同样面临着环境治理成本高、老旧企业改造提升难度大、产业发展空间局限等瓶颈障碍。

  今年,大邱庄逐步实施工业区和重工业东移工程,依照“管廊式”“海绵式”“生态式”发展理念,高标准建设包括装配式建筑产业区、高端金属制造区、健康产业制造区和汽车配件制造区在内的30平方公里新型高标准工业园区。

  腾笼换鸟,动能转换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生产力。

  探寻工业污染治理的背后,电镀类型重污染企业再次进入静海区决策层的视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边是产业和环境的倒逼,一边是需求和配套的不协调,电镀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革新一度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特别是一些“小散乱”作坊式企业工艺陈旧、重金属环境风险大、不易监管,使传统电镀产业走向了穷途末路。如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电镀产业走出“魔咒”,便成为该区推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绕不过的一道“必答题”。

  2014年,静海区就已经开始思考落笔。

  在中旺镇天津滨港铸造园区内,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投资近30亿元的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基地,一期11万平方米已经全部投产,二期14万平方米正在进行竣工验收。

  “把落后的生产力移出去,把先进的生产力请进来,打破分散排放、整治困难的局面,推行清洁生产、创新管理的集中型园区生产方式,形成了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中旺镇副镇长郑秀军说。

  “腾笼换鸟”是静海电镀产业转型“”出的关键一步。

  作为全国首家采用地下综合性公共管廊的电镀产业基地,记者发现,分散独立的14类电镀工业废水收集管网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市政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供电系统、弱电系统全部汇集到一条共同的地下管廊里,实施共同维护、集中管理,保证了基地“三废”处理达到国家最高质量标准。

  目前,包括为全球知名的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宇航公司供应航空零部件的天津飞悦航空零部件表面处理项目等48个项目已签约入驻,涉及航空、高铁、汽车、电子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如果说电镀产业关乎传统产业进退,那么散煤治理则关乎百姓冷暖。

  作为全市重要的散煤“清零”区域,16.7万余户农村居民、4100余公里新建燃气管网的庞大投入,戳中了静海的“软肋”。

  今年初,静海区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引入中燃集团等社会资本,以“PPP合作模式”,对全区农村进行煤改燃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10余万户的管网铺设和撬装站建设工程,确保能够满足区域内居民冬季取暖供气需求。

  一湖绿水,未来可期

  环境就是生产力。

  连续八届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的赛事举办地,第十三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在团泊湿地区域举办。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卷就此展开。

  团泊湖位于静海区东部,湖区面积51.35平方公里,相当于11个西湖大小,被誉为“天津之肺”。

  作为全市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团泊湿地被列入“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湖区拥有1.8亿立方米的丰富蓄水量,芦草丛生,鱼肥蟹美,风光旖旎,生态宜人。白鹳、黑鹳、天鹅、鸳鸯、白鹭等164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成为世界上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为了给候鸟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静海区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区的设施建设、水质保护和清理巡查。

  “目前,我们观测到的白鹭有2000多只,从数量上看比往年要多。”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站长徐建军告诉记者。“以前是‘以湖养鱼’利用自然获取效益,现在则是‘以鱼养湖’,形成循环共生、净化水体。”团泊水库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魏恩玉说。

  近年来,静海区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果断地停止湖内岛屿开发,加大对团泊湖的生态保护、绿化美化和治理修复,先后完成了除险加固、改造清淤、绿化植树等工程。目前,团泊湿地内的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不足10%上升到16%,10余个树种千姿百态,构成了团泊洼靓丽的风景。

  一湖碧水,绿色发展的基石。依托团泊湖,静海区按照湿地保护法规,科学合理地布局绿色产业。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国际康复运动中心相继落户;射击馆、自行车馆、足球场、曲棍球场、棒垒球场等训练比赛场馆承接了东亚运动会和全运会。体育健康、养老医疗、生态观光等产业显露勃勃生机,面向京津冀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津云”—北方网编辑郑津)

为城市建设添“绿”
 为城市建设添“绿”     建筑表面太阳建设厅
我市4个项目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我市4个项目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建设厅
中新生态城8个月税收77.5亿元
生态宜居居住地 绿色产业孵化地 科技经济倍增地  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