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建50个重点项目 京津冀协同开发可再生资源

28.07.2015  11:20

和衷共济 携手共赢——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报道

   天津北方网讯: 7月2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发布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7年建设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

  记者调查了解到,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位列此次公布的八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建设园区之首。相关人士介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产业类别、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方面差距悬殊,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将有利于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工业废物开发潜力巨大

  据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是我国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产地。2014年,“两市四省”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废纸、废弃电子电器、报废汽车等在内的主要再生资源产生量高达4410万吨,其中北京550万吨、天津360万吨、河北1080万吨、山西580万吨、内蒙古240万吨、山东1600万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回收利用集聚区。随着首都资源加工型工业企业的逐步转移,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也为京津产业的大量再生资源提供了消纳和利用途径。

  工业废物,在某些企业和区域内,由于缺乏重复利用的能力,而被当做垃圾处理。业内人士指出,工业固体废物,本质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能促进相关区域对工业废物有效协同利用,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引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十二五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初具规模,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建设了承德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回收利用集聚区,培育了一批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环渤海经济联合会相关专家指出,从循环经济的整个产业链看,可再生资源如能充分利用,其将产生两倍以上的经济效益和三倍以上的生态效益。以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为衡量对象,京津冀核心城市区域内每天产生5万吨以上。电子电器产品在回收利用中产生黄金、铂金等贵金属,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塑料、橡胶等废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而回收利用后会明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相关汽车业人士介绍,报废汽车在回收拆解中,可以重复利用并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新品,如变速箱等,可循环利用。金属、塑料、轮胎等,均可以在拆解中重复利用。京津冀中心城市汽车保有量高,近年来又淘汰大量旧机动车,这些废物的利用迫在眉睫。

   再生资源区域大循环

  子牙循环产业经济区一位从业人员表示,目前,循环经济区内多家企业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的企业投资了多条废旧资源回收拆解生产线,现在仅仅开工了一两条。产能过剩的本质是废旧资源供给不足,大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废物仍在城市中心沉睡,或者被当垃圾处理。

  南开区一家生态经济研究机构分析人士刘焕指出,当前,可再生资源产业链中出现了明显的断层,比如,产生可再生资源的单位多位于京津冀区域各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而回收拆解这些资源的企业,由于场地的限制,又多位于中小城市的郊外。例如北京中心城区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废旧金属、塑料、电子电器等,但北京市土地资源急缺,难以建立大规模的回收拆解企业。

  相关研究者也指出,土地、人力、信息、技术等也都成为制约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因素,急需打破区域限制,废旧资源的供给、处理等单位应该跨区域协同发展。例如北京市的相关废旧物资,可以转移到天津、河北有资质、有能力的回收拆解企业进行处理,从而减轻北京市的环境压力,同时给天津、河北的相关区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结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明确各地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定位,推动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逐步转移,实现再生资源区域大循环,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效率。

  具体到各个省市:北京市重点推广智能回收新模式,建立全面、高效、环保的逆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分批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向周边转移。天津市重点依托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大海外再生资源进口力度,提高资源聚集能力,承接北京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构建以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为重点的环京津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紧密结合地区工业需求,重点优化整合现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集散地,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发挥资源规模效应,承接京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聚集国内再生资源,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比例,促进节能降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记者调查了解到,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投入巨大,目前顶尖的企业都属于外资企业。建立一个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资本回收期较长,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亏损阶段,一旦再遇上期货市场波动大宗物资价格暴跌、家电汽车等产业政策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很多企业坚持不到盈利期就可能倒闭清算,因此循环经济企业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税收政策的支持。

  日前,记者从天津市财政局获悉,天津市积极实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子牙循环经济区内的企业,促进天津循环产业的发展。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以“废旧电线电缆”为原料生产的产品近期纳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目录范围。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重点发展废旧电机产品拆解加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废旧橡塑再生利用、精深加工再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产业,其中以“废旧电线电缆”为原料的循环利用作为区内企业的主导产品,已形成“废旧商品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和再制造”绿色产业链。

  按照天津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财政部门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在新调整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中,明确了八大类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括废旧电机、废旧电线电缆、废铝制易拉罐、报废汽车、报废摩托车、报废船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太阳能光伏器件、废旧灯泡(管)及其拆解物;废催化剂、电解废弃物、电镀废弃物、废旧线路板、烟尘灰、湿法泥、熔炼渣、线路板蚀刻废液、锡箔纸灰;报废汽车、报废摩托车、报废船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农机具、报废机器设备、废旧生活用品、工业边角余料、建筑拆解物等产生或拆解出来的废钢铁;废旧电池及其拆解物等,涵盖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大部分产品,其中“废旧电线电缆”综合利用为本市提议新增项目,一并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30%政策。

  市财政局有关人士称,从7月1日起,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废旧电线电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此举将进一步减轻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企业税收负担,有助于产业园更快更好发展。

  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除了上述增值税项目,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企业所得税因此获得相应优惠。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也指出,将加强中央财政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协同发展的支持,研究制定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扶持政策,对列入行动计划的基地、园区、企业或项目,从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现有财政支持渠道给予资金支持。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市场、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协调发展。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