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政部领导为《慈善法》专题调研天津基金会

16.02.2016  16:00

                     

1月29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阚珂、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一行为完善修订即将出台的《慈善法》到天津专题调研。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曲孝丽、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团局局长张宝甫陪同。

近十年来,中国慈善实践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10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随后,慈善法草案亮相全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提请2016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中小型基金会,重点调研其发展困境、存在问题及行政管理现状。调研组与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天津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天津市联合助学基金会、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天津市滨海社会救助基金会、天津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前三家基金会。阚珂副主任、詹成付局长对天津市基金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培育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天津市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十二五”期间,基金会数量平均每年增长20%,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长14.8%,公益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3.73%。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基金会69家。其中,公募基金会21家,非公募基金会48家。2011年至2014年,全市基金会总收入12.8亿元,公益总支出7.8亿元,占全市社会组织11.94亿同期公益支出的65.3%。多年来,基金会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募集社会资金资助公益事业,日趋成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美丽天津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