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飞谣言 西瓜“躺枪” 瓜农瓜商愤怒无比

21.07.2015  11:57

   消费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瓜农瓜商愤怒无比——

  一大波“问题西瓜”刷了朋友圈的屏

   天津北方网讯: 市民李女士特别喜欢吃西瓜,但自从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关于“问题西瓜”的帖子后,就不敢吃了,“说是吃了有问题的西瓜对肝和肾都不好,孩子吃了还影响智力发育,既然这样,还是别买了,省得吃着也不安心。

  记者看到,各种揭露西瓜“真相”的帖子中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多通过业内人士现身说法,称给西瓜动手脚已是西瓜市场公开的秘密,不仅言之凿凿,还有图有真相,说得有鼻子有眼。如有一张图显示,一个西瓜被切开后有一道长长的“白痕”,有文字标示出这就是打针留下的痕迹。

  这些帖子再次触碰到人们对于西瓜的敏感神经。日前,记者在市内几家大型菜市场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不少市民对此都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市民李先生说:“以前不是爆出过苏丹红辣椒粉还有三聚氰胺牛奶什么的吗?现在说给西瓜使用甜蜜素、膨大剂,我觉得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使用范围有多大。”“现在买西瓜,随便拿一个就又红又甜,搁以前,又是弹、又是拍,且得挑呢。有时我就想,现在西瓜普遍都那么好是不是被动手脚了。”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

  “每年夏天都有这样的传言,全是胡说。”一提起膨大剂、甜蜜素等,瓜农瓜商显得有些气愤,“我一天得卖几百斤西瓜,挨个打针,打得过来吗?”“一个西瓜卖多少钱,再使用这么多添加剂,成本都合不上来。”还有一位水果摊老板告诉记者,如果西瓜被打了针眼漏了气,不出四个小时就会坏掉,哪个种瓜、卖瓜的也不会这么干。

  身处流言漩涡中的西瓜“身世”究竟如何?众说纷纭的说法背后隐藏的真相是什么?连日来,记者奔赴津郊西瓜种植基地,通过现场所见所闻,以及与瓜农、专家交谈,了解到所谓的又甜又大又红的西瓜是如何种植出来的。

   西瓜怎么种?怎么长?瓜农、专家有话说——

  走向田间地头,还西瓜一个清白

  [谣言1]西瓜打针增甜增色

  专家辟谣西瓜有针眼,几小时就变质

  蓟县桑梓镇红旗庄村姜水玲家的20亩瓜田丰收了,可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打开手机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为这我摔坏了好几个手机。都是根本没有的事!”提起西瓜,姜水玲不再平静,今年夏天,西瓜价格上不去,她急得嘴里起了好几个火泡。

  姜水玲所在的桑梓镇,是有名的西瓜之乡。今年全镇1万多亩瓜田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一些瓜农估算,把人工、肥料、水电等成本计算在内,批发价1斤至少在7毛钱以上才不至于赔钱,但现实情况是市场零售价才5毛,不少农民直呼“亏大了”“网络害人”。

  “我家一些城里亲戚都来问我,西瓜又甜又红是不是真的打针了?还跟我要没打针的西瓜吃。”说起这些,一位农民颇为无奈,“都是城里人,比我有文化,咋连这些谣言都信?西瓜不是人的屁股,打一针吸收了还能治好病,你给西瓜打一针试试,看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还能不能吃?用不了几个小时就变质了。

   [瓜农说]

  用农家肥、上市前10天不浇水瓜就甜

  运输方便、十成熟时才摘瓜瓤就红

  既然没有人工注射,那么西瓜为什么越来越甜、瓜瓤越来越红?

  以姜水玲种了十几年西瓜的经历,她摸索出一套好方法。她把鸡粪、羊粪、牛粪收集起来发酵成农家肥,替代原来施用的尿素,这样种出来的西瓜口感很好,不再有酸味儿,从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都是甜甜的。另外,上市前10天不浇水,也大大提升西瓜糖分。说到瓜瓤的颜色,姜水玲说,以前运输不方便,为了便于保存,西瓜长到五六成熟的时候,就被采摘了;而现在呢,运输越来越方便,几乎各地都有种西瓜的,用不着异地销售了,从瓜田到市场最快也许就十几分钟,所以瓜农大多会等到十成熟时才摘,瓜瓤颜色自然十分鲜艳。

   [专家说]

  西瓜打针纯属无稽之谈

  西瓜有针眼,几小时就变质

  关于打针西瓜,天津市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西瓜种植专家焦定量认为纯属无稽之谈,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采用外界强行注射的方式,是不可能被植物吸收的。而针头所留下的针眼破坏了西瓜的瓤,高温下用不了几个小时,细菌就会繁殖,导致西瓜变质。

  焦定量说,有些人会把西瓜瓜瓤上的白筋、硬块作为打针后的证据,“有人认为西瓜注射催红素、甜蜜素吸收不均匀,留下了白筋、硬块,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白筋、硬块是西瓜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京欣系列的西瓜中更容易产生,昼夜温差较大时,西瓜花在蒂部出现膨大,越大越容易出现白筋、硬块。

   [谣言2]西瓜太大易“爆炸”是因为使用了膨大剂

  专家辟谣品种本身皮就薄,所以易爆

  宝坻区大钟庄农民刘师傅家种的西瓜又大又圆,却不如别家不起眼的小西瓜卖得好。“是不是打膨大剂了?这种瓜不好卖,市民不认。”前来买瓜的商贩总免不了问一句。“我这瓜就是这个品种,我也没施膨大剂,就长得大咋办?”刘师傅愤愤不平。

  “这几年,关于西瓜的谣言太多了,我们都见怪不怪了。”静海县台头镇义和庄村西瓜种植大户郝健如是说,他种了300亩西瓜,虽然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整体价格也就相当于去年的一半,收入状况不甚理想。

  对于传言已久的“爆炸”西瓜,郝健坦言,包括他在内,今年不少瓜农都遇到过,这种瓜皮薄而且脆,有时轻轻一踫就会爆裂。“我看网上有人说是因为施加了膨大剂,拔苗助长,促使西瓜早熟、长得大,但是真实情况真的不是那样,现在西瓜爆裂与膨大剂没什么关系。”郝健无奈。

   [瓜农说]

  授粉时遇低温,西瓜皮薄且脆

  既然与膨大剂无关,为什么西瓜还是那么容易爆裂?关于其成因,瓜农们异口同声,“还记得今年5月10日前后那次大幅度降温吗?那时西瓜正处在授粉的关键时期,在这种低温下,长出来的西瓜普遍皮薄而且脆。说实话,我们也不喜欢这样的瓜,别的先不说,这种瓜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耐贮存、不便运输,因为容易爆裂,我们损失不小啊!

  采访中,瓜农们告诉记者,早在20年前,在西瓜的种植过程中确实有使用膨大剂的,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那时农药商们大肆炒作,向农民们宣传使用膨大剂可以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农民一哄而上,纷纷使用,可谁知由于掌握不好使用量,导致大量西瓜还没成熟就爆裂开来,对于这种“爆炸”西瓜,很多农民至今心有余悸。“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再敢用了。

   [专家说]

  品种本身皮就薄,所以易爆

  这种说法得到了焦定量的证实,他补充道,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不断瞄准市场需求的,市场青睐薄皮、脆甜的西瓜,所以有很多西瓜品种本身的特性就是皮薄、肉脆的,而这些品种相比厚皮瓜来说,易爆裂的风险也就更大一些。

   [谣言3]白籽西瓜是被催熟的

  专家辟谣微量施加植物激素对人体无害

  “这西瓜瓤是红的,籽却是白的,是不是打激素催熟啊?”方女士切开西瓜忧心忡忡,她不敢把这样的西瓜给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吃。

   [瓜农说]

  使用坐果灵,种胚没成熟,籽儿就白

  带着方女士的疑问,记者走访津郊瓜农。听到记者质疑,不少农民苦笑。武清区高村一位有着30年种瓜经验的农民解释说,西瓜果实要长大,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开花授粉,受精结籽,正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通过昆虫授粉来完成的,但是如果遇到连续阴天或低温,就需要人工帮忙。“大家都喷洒坐果灵,使西瓜坐瓜率大幅度提升。使用坐果灵的西瓜,种胚没有发育成熟,籽儿就是白的。

  在一些农户的西瓜地里,记者找到了坐果灵的产品包装袋,其说明书中写道:“新一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力控制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本品为绿色环保产品,无毒无残留,是生产无公害食品首选制剂。

   [专家说]

  微量施加植物激素对人体无害

  使用坐果灵后,会不会在西瓜果实中产生残留?会不会对人体存在危害?焦定量说,坐果灵是一种植物激素,由于不了解,很多人都会谈“激素”色变,其实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激素在西瓜正常授粉后,体内也会产生,它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在西瓜成长过程中,是微量施加的,距离果实成熟、上市时间至少35天时间,对人体是不会造成伤害的。

  焦定量补充说,坐果灵的有效成分是吡效隆,在国际上是允许使用的,在我国也是得到了我国农业部批准的,由于其较为安全的特性,并未将其列入绿色农产品的药残检测范围。

  炎炎夏日,脆甜多汁的西瓜是不少市民消暑的必备食品。然而说来也很有规律,每年到这个时候,网络上都会出现关于西瓜的各种传言,今年也不例外。记者搜索发现,网上以及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有图有真相”的文章“揭露”问题西瓜。文章称:“爆裂西瓜多用膨大剂”“西瓜又红又甜是因为打了针”“白籽西瓜里含有避孕药”“嫁接西瓜不能吃”……

  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呢?有没有依据?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采访瓜农和相关农业专家,了解西瓜的栽种方式和生长过程,给您揭示各种说法背后的真相。

   [谣言4]嫁接西瓜不能吃

  专家辟谣嫁接不是转基因,有近千年历史

  “南瓜藤上结西瓜,这种嫁接西瓜千万别买,转基因的,农民自己都不吃。”市民刘小姐的朋友圈内日前被这样一则消息刷了屏。嫁接西瓜真的不能吃吗?

  [瓜农说]

  嫁接技术解决西瓜枯萎病

  郝健种的300亩西瓜中,一半是嫁接西瓜。“西瓜好吃难栽种啊!再好的‘瓜把式’,你也奈何不了枯萎病。”郝健告诉记者,如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西瓜,从第二年开始就会出现抗病力降低、病害发生的现象,由于重茬极易使西瓜患上枯萎病,导致植株死亡甚至绝收是常有的事。不仅郝健,全世界的瓜农都曾深受其害。

  但是自从将嫁接技术运用到西瓜种植中,这个难题解决了。

  记者看到,西瓜藤在靠近土壤的茎部,有个粗壮的结节,在这个结节的上面,是西瓜秧,下面则是南瓜秧。“过去要解决连作障碍,只能靠喷洒农药,从这个角度上看,嫁接是西瓜生产的一大进步。”一些农技人员如是说。

   [专家说]

  嫁接不是转基因,已有近千年历史

  焦定量说,嫁接技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利用植物间互补的特性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西瓜采用嫁接技术是一种进步,也是十分安全的。嫁接西瓜不是转基因西瓜,西瓜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采用物理方式,将南瓜作为吸收营养和水分的根系,解决了西瓜秧的土传病害。

   记者实地探访西瓜种植

  棚室种瓜基本不用农药

  陆地种瓜用无毒生物农药

  记者在走访本市某大型蔬菜市场时,一位瓜商告诉记者,咱们天津老百姓最爱吃的还是本地西瓜。像台头的西瓜就非常受欢迎,但本地瓜上市时间很短,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这段时间也是西瓜最便宜的时候。据了解,目前本市地产西瓜主要来自静海、武清等区县,种植面积将近两万亩,其中静海县台头西瓜就占到1万5千亩。

  为了了解西瓜的种植过程,日前记者来到了静海县台头镇实地采访。

  郝健是台头镇的西瓜种植大户,从2007年开始种植冷棚西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亩地,三十多个棚。郝健介绍说,目前台头西瓜主要有暖棚、冷棚、小拱棚和陆地等种植模式,这几种模式交叉种植也实现了西瓜错期上市。

  郝健告诉记者,西瓜的种植方式不同,种植技术和管理也不同。但总体来说,如果管理到位,棚室内种植的西瓜只需在前期施用生物肥作为底肥,增强西瓜职业生长营养需求,在西瓜幼果出现前后,施用富含硼、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让幼果生长稳定。至于农药,基本不需要使用。“现在种瓜技术都提高了,品种也有了很大提升,就拿棚室种植来说,瓜农完全可以通过人工调控温度和湿度,创造不适合病虫害生长的环境。而陆地瓜由于种植方式比较粗放,往往容易生虫,瓜农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往往会喷洒一些抗真菌、细菌、病毒、虫害的生物农药。”据了解,这类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所具有的杀虫、防病、促生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对人畜、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生物农药造价较高,但农户依然愿意使用,主要是因为生物农药药效长,通常二十天打一次药即可,节省了时间和人工。“药效长会不会有残留?”面对记者的疑问,郝健说:“生物农药本身就是无毒害的,而且在西瓜六七成熟的时候,就不需要用药了,再等到上市,根本就不会有残留问题。

  台头镇农委主任郝润祥对记者说,因为之前干旱,今年台头镇西瓜亩产量只有2000到2500公斤,比去年低了30%,不仅产量低了,西瓜价格也低了不少,比去年降低了20%—30%。“我感觉价卖不上来,一方面受之前青岛‘毒西瓜’的影响,人们心有疑虑不敢吃;另一方面微信上各种关于西瓜的流言蜚语也加重了人们的疑虑心理。

   谣言伤农,伤得不轻——

  转发之前,你求证了吗?

  今年4月份,一则有关“草莓致癌”的报道广为流传。随后,相关农业主管部门、专业检测机构、专家学者对这一传言进行了求证,证明“吃草莓致癌”这一结论根本子虚乌有。

  虽然谣言被及时揭穿,但网络还是让这则谣言造成了伤农“恶果”。经统计,受传言影响,昌平区草莓每个大棚的日销量由8.26公斤下降至1.5公斤,单价每公斤由39元下降至16元,每个大棚日采摘人次由2.43人下降至0.06人。不仅如此,虽然文章提及的“”草莓产自昌平,却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提起了心,全国各地的草莓销售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餐桌上的草莓出了事,最忧心的就是市民。市民李女士说,孩子特别爱吃草莓,每年春季大量上市时都会多买些,但看了朋友圈发的消息后就再也不敢买了。用李女士的话说“太吓人了。”更为忧心的则是种植户,辛辛苦苦种的草莓,不仅没有增产增收,还赔在了手里。不少种植户感慨:“不仅要当心天灾,更要担心网灾。

  天津农科院西瓜研究专家商纪鹏说:“农户和消费者分处于生产消费的两端,很多消费者根本不了解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这就让谣言有了市场。此外,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问题食品事件,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不再信任,再加上微信朋友圈以及网络的推波助澜,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给农业某一产业造成重创。”商纪鹏建议:权威部门面对不实舆论首先要及时发声辟谣,以正视听。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也可以通过采摘、基地开放、农技专家到社区宣讲等多种手段提高人们在种养殖方面的知识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药、防腐剂、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标准,而不是谈之色变。此外,每个人都应管好自己的手,面对流言先用专业知识求证后再做结论,不要盲目转发,殊不知自己一个随意的举动会给种植户带来多大的伤害。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
地铁5号线部分车站亮相
  地铁5号线目前进入全线冲刺阶段,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