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建档案馆顺利完成城建电子档案异地备份工作
27.09.2016 02:32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为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积极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的通知》和国家档案局关于“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的要求,日前,天津市城建档案馆与西宁市城建档案馆签署了城建电子档案数据备份协议,并进行了首次异地备份工作。
《天津城建电子档案异地备份研究》项目于2013年在市规划局立项,项目对全国20余个档案馆进行调研,制定了适合市城建档案馆的数据级离线异地备份方案。在本地使用磁盘介质备份数据,在异地使用磁带介质保存数据。一套备份数据磁带放置到档案库房实现本地备份,一套备份数据放置到区县档案馆实现同城备份,一套备份数据存放到住建部指定的对口单位西宁市城建档案馆,实现异地备份。
2015年资金到位后,开始进入数据迁移和异地备份设备的政府采购,2016年2月设备到位。市城建档案馆开始着手按照数据迁移方案对28T的档案数据进行了迁移,由于新旧设备匹配兼容性及数据结构的复杂性等原因,迁移数据受阻,在解决了一系列设备及技术问题后,重新进行数据迁移,重新迁移的数据达10T。在此基础上,着手数据备份工作。先后进行了数据备份目标确定、备份策略制定、硬件搭建、备份测试、备份策略调整到正式数据备份、虚拟带库备份、磁带备份等阶段,已完成媒资系统4个核心文件夹及Oracle数据库的完全及增量备份工作,备份数据总计7.42TB,导出磁带7盘,刻录DR文件光盘一张。
通过城建电子档案数据的异地备份,当面临大范围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时,将会弥补突发灾害事件对城建档案造成的损失,也为受灾地区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建档案系统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源,提高城建档案馆在防灾减灾中的服务能力。异地备份数据对城市的灾后重建具有重大的价值。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27.09.2016 02:32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