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再收获62公里新线 骨干线网初步建成
62公里,是今年北京地铁建设交上的答卷。东北部的14号线东段一路从善各庄南下到达金台路,从顺义而来的15号线穿过望京直抵清华大学附近,7号线贯通东西惠及南城居民,6号线则继续向东推进12.4公里带动通州新城核心区发展。
从数字上来说,62公里在北京地铁历史上年度通车里程中排第三,但全地下线路和主要穿行中心城区的巨大工程量,让这62公里含金量十足。随着四条新线28日开通,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将增至527公里。“这是北京地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初步建成。”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总经理丁树奎透露,北京地铁建设的黄金时期还将持续,2020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总里程是1036公里。
城区地铁施工出奇招
穿湖施工不抽水
看着七彩的新版地铁线路图,史磊磊的目光马上移到即将开通的东北部浅粉色的一段。这是14号线东段,与早已开通的14号线西段相对应,只待中段完工实现全线贯通。
从朝阳公园到东风北桥,是14号线东段施工难啃的“硬骨头”。在2012年5月以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史磊磊成为北京市政集团这一区间的施工负责人。
这次穿湖是本市地铁建设历史上首次长距离不截流穿湖。4年前地铁9号线施工中,需要穿越十多公里长的玉渊潭。方案反复评审及完善后,才决定先将玉渊潭东湖湖水全部排干再进行穿越。然而,这一次,考虑到节约水资源的环保要求和朝阳公园的运营因素,历经多次论证,地铁建设方决定不截流湖水,直接从湖水下方盾构穿过。
要穿越本市四环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朝阳公园湖,盾构风险不言而喻。地铁一来一往需要两条隧道,这也就意味着盾构机要先后完成4次穿湖。
朝阳公园南北两湖平均水深约2.3米,湖底无衬砌,湖底覆土最浅处仅7.6米,湖底土层均处于盾构扰动范围内,属浅覆土穿越,水位高、覆土浅、距离长等难点一应俱全。
“稍有疏忽,就会有漏水、湖床坍塌等风险,破坏朝阳公园的环境,更危及14号线东段28日开通的目标。”史磊磊说。相比其他隧道,此次盾构可谓“步步惊心”,不仅时间花了普通隧道的1.2倍,盾构机每前进1米,都要对管片周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近300人的施工队伍从2012年夏天忙到2013年冬天,第一次水下长距离穿湖才得以实现。
在今年开通的4条线段中,多项技术与设备初试牛刀,便取得成功。从东风北桥到望京南这一区间,也是北京地铁建设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盾构扩挖技术,这对今后在地面较窄的道路下方修建地铁、避开大量的地下管线是一大良方。在15号线一期西段的奥林匹克公园站,车站与运营中的大屯隧道零距离接触,为保证隧道不受施工影响,在狭窄的地下空间打桩支撑还是头一回。
规划设计永远想着乘客
7号线8节列车编组一步到位
深夜零时,两广路上车流稀少,地下的一条“横动脉”还在以每4分钟一趟列车的频率空载运行。
这是即将开通的7号线。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为了让这条新线更能缓解南城东西向交通压力,7号线地铁从最初规划的6节编组列车直接升级为8节编组。看似简单的变化,对乘客将是截然不同的乘车体验,东部、西部、南部的地铁线网也将运行得更顺畅。
“地铁7号线规划初近期为6节编组,远期根据客流情况再调整为8节编组。”整条7号线花费了6年时间去细化设计,又花费4年半施工,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第四项目中心副总经理童利红一直在陪伴着这条线路成长。
按照2005版轨道交通规划方案,7号线要承载的日客流量为59万人次。但城市人口的攀升,加上垡头区域逐渐绘制出从老工业基地变身新兴产业基地和集中居住区的发展蓝图,59万人次的设计承载量,很可能让这条线路开通后很快背上过重的负担。
根据设计方案,7号线中的21座车站将有9座换乘站。尤其是正在建设的14号线、16号线两条轨道干线,都要与7号线实现换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7号线近期还用6节编组,可能会造成大量人流在换乘节点上聚集。”童利红的理由很充分。
“八通线、13号线都曾经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升级。”童利红说,“通过建管公司和京投公司的共同努力,说动了相关委办部门,地铁7号线一步到位升级成8节编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