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激发职工活力——高速公路集团运营事业部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侧记

14.08.2015  11:56
天津工人报》(2015年08月13日    01版)
                重复的动作、重复的语言,重复的微笑,坐在4.5平方米左右的高速公路收费票亭内,年复一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让年轻职工极易产生疲劳和倦怠。
                面对这样的情况,天津高速公路集团运营事业部工会如何帮年轻职工保持工作热情?记者日前走入高速公路收费站,探寻在新形势下,他们如何变管理为服务,打造环境、精神和行动文化为内核的“家文化”理念。   
                环境文化:舒适工作满意就餐   
                桑拿天,走进津沧高速津静站收费票亭,只见桌上绿植滴翠,空调、空气净化器带来凉爽和清新的空气,收费员坐在铺着凉垫的人体工学旋转座椅上忙着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正是运营事业部工会打造环境文化带来的成果。    在高速集团工会支持下,根据职工建议和各级人员潜心研究,自2012年起至今,运营事业部逐步在全线50多个收费站实现了“1212”环境建设标准,即:一亭(收费票亭)、两园(菜园、花园)、一驿站(职工驿站)、两园(学习园地、宣传园地)等建设,提升了一线职工工作环境。让职工更加高兴的是就餐标准的提升,即:午餐、晚餐改为4菜(2荤2素)2主食1汤1水果,增加夜宵及早餐(即1菜1汤1主食),每周公布食谱。如今员工用餐满意度达到96%以上。为了让职工休息好,各职工驿站正在更换旧设备,增添新“家当”。   
                精神文化:思想管理从“”开始   
                最近,一分公司职工小刘连续两月当选五星收费员,而去年年底时,她还心情低落、工作常出错,甚至想辞职。她的这一变化,正是去年实施《四级思想预防性管理制度》带来的良好效果。    这项制度将员工思想预防性管理分为事业部级、分公司级、站(部)级、班(组)级四个等级。管理者需对直接下级员工思想情况随时了解和指导,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帮扶,综合部负责整体督促、跟进。其中长休、医疗期、孕产期、违纪及在岗患特殊病等人员的思想波动需重点关注。小刘心情低落的情况,被其所在收费站站长和站长助理及时发现。他们与其父母沟通,让同事多与小刘交流,共同帮她走出了困境。事业部还有许多像小刘这样的职工受益于这一制度。   
                行为文化:竞赛创新优化服务   
                在“李晶珠劳模创新工作室”精神的带领下,二分公司职工纷纷投身服务创新、争当“晶珠”式员工,朝着小客车15秒、大货车25秒的收费时间纪录冲刺。
                    这是事业部今年6月劳动竞赛启动后,劳模领头雁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员工作激情迸发的缩影。不同往年,本次竞赛为“对口赛”,将所辖收费站分为入市口站、省界主线站、大带小、匝道站4个不同赛区,根据其特性制定竞赛内容,比服务印象、降本增效等创“赛区精品收费站”。当前竞赛中,除了李晶珠劳模工作室、津蓟天津站劳模集体、津静站三八红旗集体,正在分别发挥精品线引路效应、巾帼岗标准复制效应,带领全员为车户提供“全程无忧”出行体验而努力。
                最近高速路上过往车户发现,通行环境更舒畅了,收费员服务更标准了。对此,高速职工解释:“‘家文化’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有平台为企业发展、提高自身价值献计出力,这让我们和企业互动起来,工作上的干劲更强了。”    本报记者    王洪宇